私生子这种事,所有国家的海外殖民地都广泛存在,并不仅仅是菲律宾独有。 只不过在菲律宾,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美军的纪律散漫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在朝不保夕的战场上,谁都不知道下一刻的命运是什么,及时行乐思想泛滥严重。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这种行为则是不可接受的。 美国是个清教徒建立的国家,最初抵达美国的清教徒,试图在美国建立一个基于神学法则的社会,强调信仰、道德、教育,对美国文化和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些在菲律宾私生活混乱,到处留情的美国大兵,在美国本土的时候可能是个好父亲、好儿子、模范公民,可到了海外就堕落为感情骗子和播种机,这到底是美国人的问题,还是美国政府的问题? 美国人在道德方面其实是很魔幻的,他们一边感谢印第安人的收留,一边向印第安人举起屠刀。 虽然废除了奴隶制,却对广泛存在的种族歧视熟视无睹。 美国政府打着公平正义的旗号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目的却是为了掠夺更多利益,赚取最后一颗铜板。 这里就能看出美国社会的撕裂有多严重的。 而且这种撕裂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美国政府刻意引导的。 《狮城日报》的报道,在美国引发强烈关注,尤其在野的共和党,对《狮城日报》的报道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 这也是民主的通病,执政党为了现实利益,不得不忽视长远规划。 在野党则是各种使绊子拖后腿,竭尽所能为执政党找麻烦。 从罗斯福1932年当选总统开始,美国民主党已经连续执政15年,这期间共和党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没能把罗斯福赶出白厅。 上一章已经介绍过,正是在罗斯福开始执政的1932年,美国政府通过了“海尔·哈维斯·加亭独立法桉”,要求菲律宾独立。 基于执政党赞成,在野党必须反对的原则,菲律宾问题就成为共和党最好的机会。 和日俄战争对于日本的意义类似,美国正是通过“美西战争”,打响了针对传统列强的第一枪,从此跻身帝国主义行列,正式参与全球殖民角逐。 菲律宾作为美国对外扩张的第一个战利品,对于美国的意义不同寻常,要不然美国也不会在菲律宾花费这么大的心血。 如果菲律宾独立,那么美国政府以往的付出将全部付诸东流。 这是谁的责任? 毫无疑问,这是执政党的责任。 对于美军的丑闻,美国政府肯定是要竭力掩盖的。 可因为有共和党的推波助澜,在《战地快讯》转载了《狮城日报》的报道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国媒体都开始对《狮城日报》的连续报道进行转载,多家和共和党关系密切的报社,甚至向菲律宾派出专门的报道小组。 美国政府参与二战的口号是拯救和平,不是拯救无知少女,在美国国内遵纪守法的好孩子,加入军队之后却变成道德败坏的下流胚,这同样是执政党的责任,执政党不仅应该对马尼拉的女孩,和那些无辜的孩子负责,更应该对美国大兵的道德标准负责。 说句不好听的,谁能保证上千万美国大兵,在回到美国之后马上就会变回那个遵纪守法的模范公民? 如果不能,等上千万美国大兵回国,那么美国将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道德大滑坡。 “菲律宾并不像我们的政府宣传的那样毫无价值,我们每年在菲律宾投入上千万美元,又有多少是真正用于菲律宾的建设上?如果菲律宾的官员都能尽职尽责,那么在日军入侵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菲律宾人选择加入日本仆从军——”纽约州州长托马斯·杜威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时候直言不讳,他被认为是杜鲁门在两年后最重要的对手。 托马斯·杜威1902年生人,今年刚刚43岁,他并不是一位政治素人,去年的总统大选,杜威作为共和党的候选人,惜败于罗斯福。 和草根出身的杜鲁门不同,杜威出身名门,在第一批移民美国的清教徒中,就有杜威的祖先。 杜威一路接受精英教育,先后从密歇根大学和哥伦比亚法学院毕业,着名律师、地方检察官、特别公诉人,在杜威或其办公室所起诉的有组织犯罪者中,有94%的被告被判决有罪,这个成绩在美国出类拔萃。 美国是个有钱人可以为所欲为的国家,有钱人犯罪不仅可以游说陪审团,甚至可以买通法官,所以让有钱人认罪,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正是凭借出类拔萃的成绩,杜威被认为是20世纪最卓越的公诉人,去年他虽然输给罗斯福,却成功当选纽约州长,这让杜威的声望更上一层楼。 纽约州长明显不能满足杜威的野心,输给罗斯福,杜威勉强可以接受,因为罗斯福在美国的声望无人能及。 罗斯福活着的时候,谁都干不过。 现在罗斯福去世,杜威根本没把杜鲁门放在眼里,提前进入状态,对执政党指指点点。 杜威在采访中之所以重点强调菲律宾的官员,也是一石二鸟,拉扯执政党的同时,也顺便诋毁下菲律宾总督麦克阿瑟,毕竟在去年的总统大选中,麦克阿瑟就有意代表共和党参选,勉强算是杜威的潜在竞争对手。 虽然麦克阿瑟对于杜威的威胁聊胜于无,杜威依然不想给麦克阿瑟任何机会。 “我们在东亚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失败,在欧洲也遭到重创,已经有很多企业家向我抱怨,订单消失,利润滑坡,出口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我们的政府再不想办法,那么经济危机看上去也不可避免。”杜威不是危言耸听,经济危机已经有了爆发的征兆。 “如果你成为总统的话,你会怎么应对现在的局面?看上去你已经做好了准备——”《纽约时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