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银河下热吻> 你夸我漂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你夸我漂亮?(2 / 3)

俗话说得好,人不怕差距,就怕对比。

恰好身边又传来一声“啧。”

姜半夏耷拉着脑袋,再没勇气抬头看一眼屏幕。

偏偏这个时候江天乐回过头幸灾乐祸道:“宋老师这是公开处刑的节奏啊,也不知道是谁这么惨。”

闻言,迟烁还没说什么,姜半夏脑袋一下子就直起来了。

江天乐突然感受到一股不善的目光,眼珠往右一转,与姜半夏视线相对。她眼里的羞恼让他下意识别开了眼,转念一想,不对啊,我又没招惹她,干嘛要躲,随即不甘示弱地瞪回去:“你干嘛?”

姜半夏伸手推搡他:“上课不要开小差,你把头转回去!”

迟烁偏头瞧了一眼,有些纳闷,她情绪怎么突然激动起来,还没想明白,前方传来宋鸿雁的声音:

“迟烁,你来点评一下这位同学的字。”

姜半夏心头一紧,随着身边的人缓缓起身,忐忑不安的心一点点也提到了嗓子眼。她半仰着头,两眼向上凝视着。

迟烁曲指挠了挠眉毛,“这我不好说,容易得罪人啊。”

宋鸿雁瞪他:“让你说就说,事先声明,咱们就事论事,不针对同学。”

姜半夏垂眸盯着自己的脚尖,双手紧紧贴着膝头,默默祈祷迟烁口下留情。

“口下留情”的迟烁也不拐弯抹角:“您要不说是我们班的,乍一看还以为是小学生写的。”

班里同学哄的一声疯狂笑了起来。

噗——姜半夏一口老血卡在喉咙,上不去下不来。

迟同学,真会说话哈……

接下来的时间迟烁又说了几句,姜半夏左耳进右耳出,缩在角落里老老实实当鸵鸟。

他坐下之前,似乎觉得吐槽过了点,本着“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原则,象征性地安慰了句:“不过能看出来,她尽力了。”

谁知道最后一句看似“安慰”的话彻底让姜半夏郁结了。

她弱弱地反驳:“我觉得…也没有很丑吧?”

闻言,迟烁偏过头来,饶有兴致地看她。女孩一支笔杵着额,歪头看向前方。视线下移,见她桌子上空荡荡的,忽然间明白了什么,眉梢轻轻一挑。

转眸对上迟烁似笑非笑的眼神,姜半夏简直恨不得找条地缝儿钻进去。

一节课很快过去,下课铃响后,宋鸿雁拿着答题卡走过来,一张递给迟烁,一张递给姜半夏,语气难得重了几分:“半夏,你的字真该好好练一练,哪怕赶上迟烁的一半,作文分就能上高分段了是不是?”

姜半夏微垂着脑袋乖乖听训:“我知道了,谢谢宋老师。”

宋鸿雁看她态度良好,也不好意思继续说她,于是转脸找她同桌:“迟烁,你字写得这么好,平时有空多帮帮你同桌,听见没?”

姜半夏听见迟烁随口应了句“嗯”。

江天乐坐在前桌笑得贼贱:“我当是谁呢,闹了半天是你的卷子啊!”

她还没说什么,宋鸿雁率先侧过身,火力迅速瞄准江天乐:“你还有脸说人家,我还没找你算账呢,文言文难死你了是吧,古诗词默写不能全对是吧?拿上你的试卷跟我来办公室,立刻!马上!”

江天乐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灰溜溜的跟着宋鸿雁走了。

姜半夏把答题卡往桌肚里一塞,整个上半身趴在课桌上,额头一下一下撞击着课桌,有点郁闷。

迟烁靠着椅背,一只胳膊虚搭桌沿,好整以暇地看着她,没出声。又过了一会儿,他觉得再这么磕下去,保不齐就磕傻了。

“成了,别撞了。”他卷起语文课本敲了下圆乎乎的脑袋。

姜半夏抬起头愣愣的看着他,听他微讽:“都说字如其人,你倒是个反例。”

刚才起猛了,她有些头晕,不经思考脱口便道:“你是在夸我漂亮?”话出口才赫然发现不对。

迟烁一噎,随即轻斥:“我是说你字丑!”

姜半夏忍不住撇嘴,小声嘟囔:“我知道。”

迟烁都有点气笑了:“你还挺骄傲?”

听见这话,姜半夏又蔫了:“没有。”

迟烁曲起食指叩了叩她的桌子,这一动作带出了他的左腕,姜半夏视线稍一停顿。

那是一根红绳,不是很新,看着已经有些年头。但她没能看太久,因为他很快抽回手吩咐:“找一张空白的A4纸。”

姜半夏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但还是依言照做。

迟烁把自己的答题卡推过去:“照着我的字在空白纸上写,比着葫芦画瓢会吧,尽力模仿每一个字的笔画结构,每天写30分钟。”

姜半夏眼神狐疑,嘴上说着“能管用吗”,心里想的却是“我还有救吗”。她从小到大练了无数本习字帖,效果甚微。

迟烁看穿她的心思,轻哼:“你以前练字帖就是走形式,不用心琢磨,练一百本也白搭。”

“那我先从名字开始练吧。”姜半夏握着笔说。她想的比较长远,以后签名用到的地方可能会比较多,所以先把名字练好了再说,试着在纸上划了几笔。

迟烁瞟了一眼,评价道:“第一次见我的名字写这么丑。”

姜半夏反应过来写了什么之后,耳垂微微发热,她低头把迟烁两个字划掉,然后把A4纸轻推过去,说:“那你写一下我的名字呗,我照着练。”

迟烁眼看着自己的名字被迅速涂成两个黑团团,心气又不顺了:“你什么时候把我的名字写漂亮了,再去写你的名字。”

“为什么?”她问,眼睛大而明亮。

“我乐意。”他回。

冷冰冰的三个字,说的特别理直气壮。

好吧,姜半夏生平第一次体会到“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的滋味,迫于迟烁的压力,她只好老老实实,一笔一划地从“迟烁”两个字开始练习。

那天晚上,姜半夏写满了一张草稿纸,上面密密麻麻全是他的名字。她回家打开日记本,翻开新的一页,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了两个字:

迟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