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上,又从一旁的瓮中接水,将身体浇湿。 接着,一个箭步,便冲进了火海之中。 穿过燃着大火的前堂,伊斯冲进后厢,听见屋内有妇人和孩子的啼哭声。 朝后退了几步,用力朝前一冲,伊斯撞开了厢房的大门。 只见内厢的床前,一名衣衫不整的妇人,被倒塌的木石压在下方。 而她的身边,一个不足三岁的稚童,一边哭一边扒着木石,想要将妇人救出。 伊斯冲到妇人的身边,帮着那稚童不停清理着木石。 忙碌之间,火势越来越大,墙壁斑驳脱落,就连地面也被烤至滚烫。 妇人一把拉住稚童,将其推入伊斯的怀中,大声喊道:“且带他走!” 稚童大哭,不愿离去。 妇人的衣服被火苗点燃,发出一阵阵青烟,一头秀发也开始枯萎。 妇人见伊斯犹豫,便盯着后者的眼睛,哀声说道:“母若蒲草,当秋凋零,子若芦芽,遇春早发。幸得君来,虽死无憾,且带他走吧。” 伊斯闻言,用力咬牙,一把抓住大哭不止的稚童,将其裹在胸口,穿过熊熊燃烧的火场,冲出了摇摇欲坠的厢房。 第二日清晨,满身烟灰、头发焦黄的伊斯,坐在民宅的场院之中,看着那厢房倒塌燃尽的废墟,一动不动。 值夜的巡丁,找到伊斯,一边夸他英勇,一边又道县中有赏。 伊斯充耳未闻,只是从地上慢慢站了起来。 他将手伸入怀中,死死攥住那本应龙天书,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之中,慢慢走向了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