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后,村民赶着把最后一袋晒好的谷子扛进仓里,几场秋雨就紧接着落下了。农闲时节到来,雨天更是没人愿意出门,都窝在家里的火塘边烤火。
沈家地处小河村边缘,若有人路过就会听到院内传来的激烈争吵。
“我还没死呢,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娘!”一道尖利的叫骂声响起,沈老太两片平瘪嘴唇快速张合着,劈头盖脸地把几个儿子儿媳痛骂一顿,“沈家还轮不到你们做主!”
“娘,弟妹们也是昏了头才冲撞了娘,您可别气坏了身子。”一旁看戏的大房儿媳小余氏拿起火塘边的粗陶茶壶倒了一杯水,双手端着恭敬地递过去,露出满脸谄媚的笑,“娘,您喝点水,消消气。”
“哼,有了媳妇忘了娘,一个个都是白眼狼。”沈老太依旧板着皱巴刻薄的老脸,眼窝深陷,眼神凶狠,仿若吃人一般。不过面对娘家侄女兼大儿媳妇,沈老太倒是缓和了几分脸色,砸吧着嘴把一杯茶水喝完。
“两位弟妹也是,明知道娘身体不好,还来娘跟前闹…”小余氏不敢直接说两个小叔子,明里教训两个弟媳,实则暗中拱火,挑拨离间。
果然,一听小余氏这话,三房媳妇王氏气得眼眶通红,指着大房媳妇鼻子破口大骂:“余芳,做人不要太无耻!你家大郎已经在镇上读书了,你们还有脸来争这个名额!”
又是新一轮的争吵。
火塘右后方,六岁的沈逸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白嫩的包子脸上乌黑的大眼睛忽闪着,平静地看着这一出闹剧,眼底有着不属于稚子的光芒。
忽然,头顶被薅了一把,沈逸眨巴着双眼,仰起小脸,一脸疑惑,“娘?”
二房媳妇姜氏长相偏柔,皮肤白皙,为人温和却有力量,安抚地贴了贴儿子的脸蛋,低声道:“别怕,娘会为你努力争取的。”
沈家有三个儿子,沈老爷子和妻子余氏都健在,尚未分家,一大家子人全住在一起。
沈老爷子唯一的女儿,沈逸的小姑两年前嫁去了小河村隔壁的清溪村秦家。三十年多前,清溪村出过一个进士老爷,又被称为“进士村”。
这位进士老爷姓秦,衣锦还乡后,修缮宗祠,兴办族学,给进士村带来了良好的向学风气,村里的人家勒紧裤腰带也要把娃送进学堂,就算不能考起功名,识得几个字也是好的。
小姑嫁的秦家勉强算这位进士老爷旁系,前天回娘家,带来一个消息:秦家那边同意让沈家的一个孩子去秦家族学读书。
今天沈家各房正是为了读书名额争了起来。
穷苦人家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更别提供孩子读书,沈家虽不用为填饱肚子发愁,但也算不上富贵人家。
沈家大房有两个男娃,十三岁的大郎沈均是长孙,被沈老太视若眼珠子,疼爱不已,好东西尽供着,甚至在小余氏的怂恿下,动用中公的钱送他到镇上读书。
读书识字的好处自是不必多说。士农工商,世人对读书人总是多出几分尊重,况且就算不能考起功名,到镇上当个账房先生,一个月也能赚个八九百文。
而在家里种田,一季水稻亩产两石,收成有一两银子左右,沈家总共有十五亩地,除去种子、自留粮食等,种植水稻一年最多收入十两。小河村气候暖和,种完水稻可接着种植豆菽,豆菽亩产一石,每亩大概收入四百多文。综合算下来,沈家靠种地最多年入十六两。
沈老太偏心大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动用中公的钱供大郎读书,已经让其他两房十分不满。
这次去秦家族学读书的名额,秦老太也准备给大房五岁的二儿子沈兴。
二房三房自然不愿,才有了最开始的那一幕。
看了一眼紧绷着脸的奶奶,沈逸叹了口气,他爹排行老二,是最容易被父母忽视的孩子。夫妻两人照看家中田地,在沈家像两头老黄牛,起早贪黑,田地收成都充入中公,但好事永远轮不到二房。
“哐!”,沈老太重重拍了一下桌上,眼睛死死地盯着的几个儿子儿媳,争吵声逐渐平息下来。沈老太这才冷着脸道:“这一大家子吃穿用行哪一样不花钱?去秦家族学要交的束脩虽不如镇上先生那样多,但也是五百文钱!我们家供得起几个?家里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屋外风声裹挟着雨声呼呼作响,屋内陷入一片沉默,大房长孙沈均不耐烦地抱怨道,“奶奶,我要温书了,你们小点声。”
“好,好,奶奶让他们小点声”心爱的大孙子开口,沈老太脸上的冷意一下子融化,慈爱地说道,“乖孙儿,快去吧,好好温书,考个秀才给咱们老沈家提高一下门楣。”
“大郎,你好好温书,要是累了就教教你弟,让他也跟你学学。”小余氏得意地瞄了一眼两个弟媳才道,“四郎跟着你哥提前适应一下,之后到秦家族学认真念书,考个秀才给娘长脸。”
“呵,就四郎那榆木脑袋,能当秀才老爷,做你的青天大白梦呢!”三房媳妇王氏出言嘲讽。她儿子沈岷今年八岁,在孙子一辈中排行老二,要不是大房死皮赖脸抢这个名额,他儿子就可以去念书了,想到这不禁对大房恨得牙痒痒。
“你敢咒我儿子!我撕烂你的嘴!”小余氏扑向王氏,被沈老三拦下。
“行了,名额的事之后再说,都散了吧。”沈老头是个不管事的,家中一切都给沈老太操持,他虽然话少,却是家中的权威,他一开口,全家都听他的。
对他而言,大房、二房、三房生的都是他孙子,谁去念书都是一样。但家中因为念书的名额争了起来,不利于家庭和睦,这事儿还得再琢磨琢磨。
见老爷子发话,众人心里即使再有不满也只能散去。小余氏十分会卖乖讨巧,小跑着过去搀扶沈老太回房休息。
“二嫂,娘这也忒偏心了。”出了正屋,三房媳妇王氏抱怨,脸上的忿忿不平。
“大郎能够用中公的钱去镇里上学,顾先生的束脩一年要5两银子,还要买书本纸笔,家里大半收入都供他读书了!咱们大人咬咬牙也就忍了,可是咱孩子一年到头也没件新衣穿!”王氏绷着一张黝黑的圆脸,心里憋着一口气咽不下去,哽着难受。
“我家二郎今年都八岁了,怎么着也轮到他了,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