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两根青翠欲滴的黄瓜,又买了一壶热萝卜汤。 “这豫州,治理得很不错。”也有不少人见微知著,看出来豫州治安和财力双全,才有人在路边摆摊。 这说明人家既能卖得出去,又不怕流民抢掠。 “我听说燕绥是以攻打黄巾入仕,这么看来是一点都没有夸张。”皇甫嵩对自己的儿子说:“倒不知道他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经过仕途的浮沉和宦官、董卓的磋磨,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老将十分低调,就连被燕绥拒绝了上洛阳战场也没多大异议,半眯着眼在马车上细细地观察着。 “只要不让我们做背叛天子的事情,什么都无所谓了。”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更看得开。他曾经和董卓有交情,也就是凭着这点交情才让父亲在董卓的手下免于一死。 自从父亲坐拥大军却因为忠君道义,不敢反抗拿捏了天子的董卓后,皇甫坚寿就变得豁达极了。 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把握住,他和父亲的未来也就这样了。他所求不高,能平安度日便罢。 皇甫嵩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洛阳的战局怎么样了?” “不管战局如何,多半没有人挺身而出去长安救天子。”他身旁一武官说:“还不知道关东的联军们会怎么着,我听说袁绍早就有扶持幽州刺史刘虞上位之心,洛阳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离开了也好。” 皇甫坚寿不以为然:“纵袁绍是四世三公的后代,也不能擅自废立。” 有人忍不住嘀咕说:“可当今天子……” 没错,当今九岁的天子刘协,也是董卓擅自废立。为了消除大将军何进残余的势力,他把有何家血脉的汉少帝刘辩拉下马,不顾众人的反对立了年少的刘协。 照样被文武百官接受了。 “情况不一样,毕竟先帝只有两个儿子,没有了少帝,当今天子就是唯一的继承人。” 但立即有人反驳说:“汉室早就不是子继了。” 众所周知,汉代天子总是早夭,好几任都没有留下后代。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都是汉代宗室里面被选出来的。 而且汉灵帝刘宏自己血脉和前几任帝王关联度也不高,他即位前身份还低,仅仅是一个解渎亭侯。所以刘虞身为刘彊的子孙,当然是同样有皇位继承权的,何况他声望摆在那。 袁绍、韩馥等诸侯想的便是放弃天子刘协,直接称其在乱军中已死,拥立有名望的刘虞即位。刘虞在河北乃至天下隆高的政治声望,正是用来否决刘协的最好工具人。 而且刘虞仁厚、不善军事,是一颗容易拿捏的软柿子。只要拥立了刘虞上位,便能利用刘虞给自己和亲信封侯拜相。 因此韩馥也不给关东盟军们提供粮草后援了,袁绍、刘岱等诸侯也不想打仗了,都想拥立刘虞即位,直接放弃被西凉军郭汜、李傕带走的汉献帝和文武百官。 正好,大司马、大司空、太尉等高职空出来了,可以自己上! 燕绥不管他们的小算盘,横竖历史上刘虞人正直得很,十分坚决地拒绝了诸侯们,咬定刘协才是唯一的皇室正统。 当然诸侯们也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尤其是以袁绍为首的世家,估计会制造舆论,比如编造刘协血统不如刘虞高贵、刘协黄口小儿懂得甚么,再将刘虞安抚百姓的功劳夸大,明里暗里簇拥着刘虞上位。 但燕绥是不管了,眼下正在思索一件事:这天下既然袁绍、袁术、曹操、刘备、孙坚之流争得,自己怎么就不能争一下了? 经过郭嘉的提醒,她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一直以来,是不是低估自己的力量了? 自己战略、性格是不是都该好好调整一下? 毕竟,天下十三州已非三国志描述的东汉末年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