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间,太阳未落尽的余光渲染着一九八零年的韩国光州。这座陌生的城镇就像未来经济发达城市里的老城区,也同四十年后的十八线小县城无一差别。但按同一时间段的亚洲背景来说,此时的它已经初具经济腾飞的前景。尤其在开展了新乡村运动和五年计划后,韩国发展势头之迅猛被后世称为汉江奇迹。
此时的韩国已经经历了三轮汉字化运动,以至于街上路上挂着的都是裴姿看不明白的广告词。她走进了一条工具批发街,小巷里五层内的小楼都是少见,更多是由红砖瓦砌成的平房。银铝制的单车和青黛色的小汽车随意停在两侧,把本不宽敞的水泥路挤得水泄不通。装了货的小汽车只设前面三座,后面都是无车顶的货箱,方便载物,已经是后世较难见到的款式。
裴姿走出批发街到大马路旁,车水马龙,黑的白的车一辆接着一辆缓慢行驶在大道上,中间插着几辆浅青色和鲜明的绿,构成了特殊的色彩亮点。
穿越当事人精神恍惚地站在街边,注视这个新世界,有一种迎面而来的第二世界冲击感。
她在观察人,街上的人也在观察她。
“看那边,是你喜欢的类型诶。”
“算了吧,人家一看就不喜欢我这样的。”
“这中间你长得最人模人样,你快点去,等人家走了你后悔都来不及。”
穿着宽松衬衫长裤的男生有些腼腆,手里接过一只酸奶,被后面人一把推过去,走路一个踉跄。
面前落下大片阴影,裴姿转身一看是一个二十来岁的男生,他有些不好意思地递过来一个东西,念了几句听不懂的话。
她有些发怔,低头一看是一罐饮料。因为刚拿出电冰箱的关系,还带着惬意的冰凉,驱散了些许闷气和炎热。
裴姿摆摆手示意拒绝:“谢谢你。”她根据自己印象中的韩剧,照猫画虎笨拙地念了一句感谢。
声音像穿越了世纪传达到耳侧。
他看着低半头的女孩,视线对上了女孩的瞳眸,被她注视时心无端跳空一拍。
蝉鸣四月,女孩穿着深红色的吊带裙,高调且张扬,轻而易举抓住每个不经意略过她身上的视线。在这个朴素的时代下,她的出现俨然是一抹令人惊艳的色彩。
他只觉得这个女孩过分地好看,还来不及含蓄地问她是不是附近学校的学生,就看她提着箱子直接离去,只是她的身影莫名有些落荒而逃的意味。
怕年轻男子要继续追问一些回答不上来的问题,裴姿拿出了百米赛道冲刺的速度转身离开。沿着马路继续走,直到太阳下山,路灯亮起,霓虹灯闪烁,行人渐少。
通过小岔路误入了某个开放公园,她把行李箱扔到一边,坐在儿童木马上闭眼休息。精神上的疲惫让她陷入假性的平和,可是陌生的室外环境又很难让她放松警惕。
夜晚风凉,树叶摩擦,稀稀索索。
还有隐约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