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原型(2 / 2)

一边派弟弟云嵘向朝廷送信,一边组织救援。

可他只是一介县令,没有调兵的权限。哪怕军队明明就在县城,明明知道刘家寨有难,但在没有兵书虎符的情况下,断然无法调动。

于是,那支被戏称为“云家军”的民兵,就派上了用场。

刘家寨,正是“云家军”第一次扬威的地方。

民兵们虽然武力不足,却对地形极为熟悉。云峥虽然不是武将,却是聪慧过人,设计了许多虚虚实实的计策。

就这样,一个非常规的将领,与一群非常规的兵士,居然把来犯的苍灵骑兵打了个七零八落。

苍灵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兵强马壮,却栽在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小村庄?这让他们怎么甘心?

于是,苍灵大军集结,摆起阵势要攻打刘家寨。

紧要关头,弟弟云嵘终于拿到了兵书虎符,带着援军赶来。兄弟俩里应外合,把苍灵人彻底赶出了大夏的地界。

这场堪称传奇的胜利,被称为“刘家寨大捷”,在当时的邸报上大肆宣扬。

云峥和云嵘兄弟也受到先帝的嘉奖。云峥连升三级,成了中州司马,有了调兵的权限。云嵘被授予七品校尉军衔,正式从了军。

而他们率领的云家军,也不再是一个戏谑的称呼。不仅被编入正规军,而且不断发展壮大,麾下谋士智计无双,武将勇猛过人。

这一套《云家军传奇》的本子,讲的就是云家军如何起源、如何发展、如何成了镇守一方的铁军。

林陶听到这里,惊讶得嘴巴都快合不拢了。

如果说“刘家寨”只是个普通地名,那么,云州的刘家寨,一定就是云家军的起源地。

戏里的两兄弟名为高峻、高旷,话本中的两兄弟名为云峥、云嵘。这两组名字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可以说是彼此化名的程度。

再结合这段极为相似的剧情,几乎可以断定,那部戏,演的就是云家军的故事!

也就是说,一套在多年前就已被禁的评书本子,被改成了戏剧的形式,在帝都最热闹的戏园里重新上演了!

林陶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可能是真的闯了祸!

她紧张地吞了一下口水:“这个云家军的故事,是真的还是编的?”

林阳无奈:“倘若它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又何至于被禁呢?”

“可是……保家卫国,是好事啊!若多加宣扬,还可以教化百姓,对朝廷也有好处。”

林阳叹了一口气:“我私下里猜着,应该是因为大夏与苍灵的关系变了。敌对的时候,双方都是虎视眈眈的。在那个武力对峙的时代里,云家军的故事可以激励民心。但是到了和平年代,若还念着曾经的仇恨不放,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林陶并没有被说服:“那也不对啊!和平年代也需要英雄,总不能把保家卫国的事给忘掉吧?未雨绸缪的道理连我都懂,更何况是……”

“陶陶,你要知道,与苍灵歃血为盟的,是咱们现在的皇帝。而云家军受到嘉奖,却是先帝爷时候的事。现在这位皇帝,不同于先帝啊!”

林陶赫然明白过来。大夏和苍灵的关系,不仅仅是老百姓的事,也牵涉到皇权。

两代帝王,外交理念截然不同,这决定了他们对苍灵的策略迎来了一个急转弯。先帝时代的英雄,到了新帝时代,很可能就成了新政的绊脚石。

林陶沉默了半晌,又问:“那套本子,我能看看吗?”

林阳翻了个白眼:“你觉得阿爹会给你看吗?”

“也是哦……”

“不过,我敢以资深读者的身份打包票,云家军的故事绝非虚构,至少不是完全虚构!”

在林阳的记忆中,那套本子紧贴着历史的脉络,每一个地名都对应着大夏的真实地名,那些战役也都是史书上记载的战役。而且人物描绘栩栩如生,战争景象历历在目,若没有真实原型,只怕很难写得那般翔实。

林陶又问:“那……云峥的结局是什么?本子里写了吗?”

林阳叹了一口气:“连本子都禁了,人只怕是早就没了!你瞧那些大人,一个个讳莫如深的,云家的结局只怕很糟心。”

姐妹俩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直到晨光熹微,才蜷在一起睡了片刻。

天光大亮时,宫里派马车来接林陶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