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寇星野之所以和安和不少人都是旧相识,源自两年前跟随都朝使团来过一次李朝皇城。
那是崇德元年,适逢李婠南及笄,都朝使团说是来贺,却没有在她及笄之前到,也没有赶在及笄当天到,而是足足晚了四日。
都朝和李朝关系微妙,不好不坏,两方一直是小心翼翼的正常往来,你不犯我我不犯你。
上次都朝来使还是太宗皇帝在的时候,这次不免有些突然。
都朝使臣的路线和抵达时间计划都是有提前告知的,将哪一天走到哪里都有仔细说明,说是在李婠南及笄后四天到就这时候到,践行的透彻,绝对不早也不晚。
为表重视,皇帝提前就安排了鸿胪寺卿亲自接待,太子陪同。
若来的是都朝普通使团便也罢了,偏得都朝大皇子司寇星野也在其中。
都朝皇帝膝下单薄,只有两位皇子,大皇子司寇星野,二皇子司寇星驰。
都朝人人都知道,皇帝更喜欢皇后所出的大皇子。
但都朝对这位大皇子的支持却两极分化。
都朝有些特殊,它不似李朝和还碑乃是原住民家国,而是大融合之国。都朝太祖原本是黎人,黎人人口基数不大,所以建立都朝后广开门庭,不管原先是何国何族,只要愿意忠于都朝,便都是都朝人。
都朝日益壮大,持续发展,但依旧保留着一些黎人的传统。
如今的都朝皇后路氏,那年还只是都朝皇帝的宠妃,在怀有八个月身孕前往传统黎人部落接受祝福礼,返程途中突发意外失踪。
半个月后才被找到,那时候她已经生下孩子,便是司寇星野。
都朝传言,司寇星野并非是路氏生下的孩子,路氏的孩子很可能在意外中失去,所以抱了别人家的男孩儿充当自己的孩子。
这个传言从路氏带着司寇星野回朝持续至今。
都朝皇帝不以为意,即使朝臣反对,还是封了路氏为后,万般喜爱司寇星野。
都朝有很多习俗不同李朝,他们不管男女都是十五岁加冠和及笄。
司寇星野已然十六,但都朝皇帝似乎并没有立他为太子的打算。
万分喜爱而不立,才会两极分化。
李婠南及笄后第四日下午,都朝使团抵达安和皇城,宫中特设晚宴接待。
少年剑眉星眸,轮廓俊朗,嘴角总有意无意勾着淡淡的邪笑,看着野性不拒,张扬且肆意,骑着高头大马在街巷,引人注目。
“那位便是都朝的大皇子,司寇星野了!”路边人瞧着私下窃窃私语。
酒肆二楼朝外的廊台上,也有一双眼睛落在他身上。
李婠南穿了一身淡黄色纱裙,腰间配着沉烟玉佩,盘了个牡丹髻,原本是打算戴一顶玉冠,考虑到在他国使团面前还是不要抢皇后的风头比较好,就换了两支长流苏的黄金孔雀步摇,左右对称。
装扮好,只待夜宴开场
“姑祖今日出宫吗?”
李青沅乃未出阁的公主,这种场合,如没有特意安排女席,便没有出席宴会的资格,也不必准备什么,闲等无事便过来找李婠南。
“何出此言?”
“有位富商订了许多烟花,今夜要在护城河边燃放,好不热闹!”
“是嘛!如此倒是可叫太子请都朝使团前往观赏!”李婠南对这些外物并不热衷。
“姑祖还真是无时无刻不忘朝事!”李青沅便坐在一旁吃点心。
“你是打算吃点心吃饱了?”
“无妨!对了,我在宫外见到都朝使团了!”
李婠南抬起目光,被引起兴趣。
“我幼时听太宗皇帝讲,原种部落黎人善蛊,一为蛊虫,二为蛊惑人心!不过这都是传闻罢了!”
李青沅笑的意味不明,又俏皮又欠揍:“我看并非传言,那都朝大皇子司寇星野,说不定真有蛊惑人心的本事!”
李婠南:?
“他骑着高头大马行在街道,年少不羁,意气风发,引来不少的姑娘含情注目,可不是蛊惑人心了嘛!”
李婠南听罢也扬唇一笑:“你倒是会形容的!”
天色渐晚,待李婠南入宴时,宴上差不多都坐满了,皇帝和皇后还未至,朝臣们都恭敬朝着李婠南行礼。
待李婠南入座后,皇帝和皇后便也到了。
“姑母倒是来得早!”皇帝看向右侧李婠南,笑意盈盈的,看着心情甚好。
“我闲养无事,不必皇帝日理万机,自然来得早一些!”李婠南笑的慈祥。
皇帝听着李婠南这暗讽的话,一时语塞。
待帝后安坐,宴席一片寂静,皇帝宣都朝使团进殿。
李婠南端坐,未见人进时便听见一声银铃声响,恍然像是错觉。
都朝使团进殿,两人并行,那人在第一排的左边。
他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对上了李婠南的眼神。
他眉眼含笑,似乎在说,看吧,认识了!
李婠南一眼就认出来,他便是自己及笄礼前夜所来公主府的“银面具”。
李婠南不知其意。
“外臣路戡同我朝大皇子殿下,携礼来使,恭贺贵国固国大长公主殿下及笄,拜见李朝陛下、皇后!拜贺固国大长公主殿下!”
司寇星野旁边站立的便是都朝使团的领队,都朝谏议大夫路戡。
路戡说罢,使团齐齐朝拜!
“使臣免礼,快快平身!”皇帝客套着。
都朝使团的随从,端着礼物从殿外鱼贯而入。
“贵国地大物博,无不所有,这些礼物便是我朝特有的物件。我朝皇后珍视两国交往,便特意精心挑选了这些礼物,望固国大长公主笑纳!”
路戡说的诚恳,但明眼人都知道,这种说辞只为了客套。
李婠南为了以示重视,起身巡礼。
确实,都是在李朝不常见的新奇东西!
“多谢大人千里赠礼,也请大人回程之时,替我告谢贵国陛下、皇后,我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