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燕王妃> 退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退婚(3 / 4)

开那层盖着的白布,里面是一个由十只胡蜂排列而成的昆虫标本。

众人不解,全都没有言语,只是等着燕王继续往下说。

“这是归京途中截获的胡蜂,此蜂从西域而来,要去往何地臣不敢妄断。不过在这胡蜂的身上刻了几个字,倒是清晰可见。”

有几名大臣朝易瑾添站立的地方靠近了一些,还果真在那胡蜂的肚子上看到了用金丝线缝制的字体。

“军中有探子,小心身边人。”一名大臣朗声读了出来。

“据臣分析,应该是西域反贼向京城内应传递消息。在得知我抓了西圣十五皇子之时,对方便坐不住了,这才露出马脚。你说,是不是?瑞王殿下。”

“探子愚蠢,也是他罪有应得,圣上英明,派燕王去镇守边关,立此大功,应当好好奖赏才是。”那语气也愈发的冰冷,眼中闪着幽暗的光芒。

“臣不敢居功。”

“如此细微之处都逃不过你的眼睛,不愧是我北灵国的守护神。”易之谦恢复了冷静的神色,不深不浅地又说了一句。

“确实该奖赏,江爱卿有何见解?”

“回皇上的话,燕王确实是立了大功,不过目前重要之事是商讨如何应对西圣使者团,可否等使团访问顺利结束再论功行赏。”

“准。”

“请圣上钦定城防负责人。”江玉廷又开口提示道。

“臣认为,京都的城防工作应继续由燕王负责。”易之谦上前一步,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提议。

“老臣认为,由瑞王负责也不是不可。”江玉廷马上就接上了他的话。

“爱卿何出此言?”

玉照帝不动声色的问道,他又怎会不知江玉廷有护短的毛病。

这瑞王仗着外祖一家的势力,竟然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拂了他女儿的面子,无论如何这道坎他是过不去的。

“瑞王爷掌管北灵国所有情报机构,却并未探查出这一危险处境,实在是难辞其咎。莫不如以此来将功补过,还不算太迟。”易瑾添忽然开口,朝着瑞王冷声说道。

“情报这东西,既然人为,便会时有偏差,臣无心为之。此次确实有所纰漏,还请皇上恕罪。”说罢便跪下,以示诚意。

“起来吧。朕相信你不是有意为之,不过江爱卿与燕王说的也有些道理。此次你就协助燕王一同护卫京都安全,不得有半点差错。”

“臣遵旨。”二人异口同声地回复道。

“太后驾到!”

在听到这一声禀报之后,原本已经要解散的大臣们又正襟危立地站好。

离开龙椅的玉照帝急忙从台阶走下去,准备迎接太后的到来。

迎着晨曦的微光,一道庄严的身影从正门缓步踏进大殿。

太后的身后还跟着一个人,看不清楚面貌。

待太后她们走近,玉照帝才看清楚来人是谁。

“儿臣给母后请安。”

“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群臣之声整齐划一。

“皇儿不必拘礼。”

不等玉照帝再回话,太后便轻拍这位帝王的手臂,转身就朝着龙椅所在的位置而去。

待贵人们落座后,太后朝着江曼兮点了点头,示意她开口说话。

江曼兮快步来到大殿中央,对着上首的玉照帝与太后跪了下去,温柔却清冷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上:

“丞相府嫡女江曼兮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拜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此话一出,她能感受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的身上。

其中,有一道目光尤其不能忽视。

这道目光来自她的左前方,那人正站在她父亲的身边。她低着头,只能看清楚他黑色衣袍的一角。

来不及细想,就传来江玉廷略带焦急的问询:

“曼兮,你这是做何?”

她给了江玉廷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俯身继续开口说道:

“打扰陛下及众臣商议国家大事,曼兮深感愧疚。今日前来,是想请求陛下帮助臣女完成一个小小的心愿。”

“你且说来。”皇上饶有兴味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她一边说着,一边表现出痴迷的样子直直地朝着右前方望去。

一阵恶寒从脚底涌上心头。

易之谦面色僵冷地徐徐转身,略带轻蔑的眼神看向立于大殿中央的女子,不带感情的话语就像刀子一般朝着她飞了过去,

“江小姐,我是不会娶你的,收起你的贪念。”

“瑞王殿下慎言,是不把江某人放在眼里?”江玉廷的怒气值已经到达了顶峰,分分钟想拿起砍刀劈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黄口小儿。

江曼兮收回了刚才装出来的表情,面色如常,看不出喜怒。

“父亲不必生气,是女儿不孝了。陛下,您也看到了瑞王殿下的态度,他如此目中无人、不把臣女放在眼里,那这场姻缘还是就此作罢吧。”

“你们双方可曾想清楚?”

“回皇上,臣自始至终都没有要娶江小姐的意愿。”

“臣女就算嫁不出去,孤身一辈子,也不会嫁给如此自负、自傲、目空一切的男人。”

“既如此,那你二人的婚约就此作罢,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谢陛下恩典。”江曼兮磕头谢恩一气呵成。

一抬头,就对上瑞王那阴郁的眸子。

这个该死的女人,竟然假装痴迷来套他的话。他还真是小看她了。

双眼恶狠狠地盯着地上那道身影,他真的是有被这个女人气到。

“启禀陛下,臣女,还有一事要禀报。”跪在地上没有起身,她又继续说道。

“准奏。”

“臣女近日归京途中遭遇埋伏,险些命丧凶徒之手。多亏侠义之士相助才幸免于难。此事不仅关系到重臣家眷,更关系到整个皇族的安危,肯请陛下彻查此事,严惩凶徒,以儆效尤。”

她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上,不大却掷地有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