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相遇(2 / 6)

奶奶是个文化人,是个大家闺秀,就是被他的这些故事吸引,最后爷爷入缀到杭州,在这里安了家。

那笔记算是吴家的家传宝贝,

爷爷的鼻子在那次的事情后就彻底废掉了,后来他训练了一只狗来闻土,人送绰号:“狗王”。

至于爷爷后来怎么活下来的,那二伯伯和太公和太太公最后怎么样了。

爷爷始终不肯告诉吴邪。

而且一提到这个事情,他就叹气。

“那不是小孩子能听的故事。”

这句话,吴邪听得最多,无论他怎么问,怎么撒娇,爷爷也不肯透露半个字。

最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逐渐失去了童年的好奇心。

当天傍晚打烊的时候,吴邪收到一条三叔的短信。

三叔是自家上一代人里唯一还在搞盗墓这种勾当的人,早年听说从良过一段时间,后来性格上和领导合不来,就又自己出来捣鼓古玩。三叔经常吹他出道比任何人都早,六岁就一个人单干,十岁已经在外八派混出名头来了,简直可以说天生的盗墓贼。

不过这个盗墓贼现在已经基本上洗手不干了,据他手下几个伙计说,前几年他偶而还会己下墓里去挑东西,这几年已经闲下心来专心倒手,看来年纪大了,不服气是不行的。

吴邪打开短信,以为他是叫自己去吃饭。

没想到开头就一句。

“9点鸡眼黄沙”

这也是后来一切故事的开端。

吴邪明白三叔的意思。

这是他们这一条线上的暗话,意思是有新货到了,叫他去挑挑。

吴邪正考虑着要不要去,紧接着又收到一条。

“有龙脊背,速来”

吴邪当下打定主意,关好店门,开着破金杯就直奔三叔那里。

那一刻,他还是那个最天真单纯、忧虑水电的少年。

直到一个小时后,他在三叔那里遇见了这辈子,乃至以后都要一直走下去的人。

“你来晚了。”

吴邪本来心里已经凉了,靠了一声,就见一个年轻人从正门里面走了出来,身上背了只长长的樟木盒子,外面用布包的结结实实的,只露出一边的盖子。

两人擦肩而过,吴邪知道这东西叫剑盒,是放宝剑或者宝刀用的,这东西光一个盒子就很值钱,要是里面还有剑,那就是天文数字了。

估计那就是龙脊背。

吴邪指指那年轻人背上的东西,三叔点了点头,做了无可奈何的手势。

当下他觉得兴致索然,正准备原路回去,结果三叔又叫他等等。

说楼上还有不少人在他库里挑东西,要他上来帮忙收钱。

吴邪想想自己晚上也没事情,于是就上去凑热闹。

这一凑,自己算是半只脚,也入坑了。

.......

三天后,吴邪和三叔一行五人,上了开往山东临沂的长途汽车。

(都是那张复印件惹的祸!!)

这次三叔一共带了三个人,其中两个是吴邪以前见过,都是实在人,聊的很开。

第三个就是吴邪在三叔楼下看到背着剑盒的那小子。

不知道和三叔是什么关系,也跟来了。

不过这小子特讨厌,整个儿一拖油瓶,一路上屁都没放一个,就直勾勾看着天,好像忧郁天会掉下来一样!

吴邪一开始还和他说几句话,后来干脆懒的理他,一直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汽车在高速上飞驰,旅途漫长,几人用睡觉打发时间,一直迷迷糊糊的。十二个小时的颠簸后,便到达了目的地。

只是他们要找的地方,恐怕在大山的更里面。

找了几个当地的山民导游。

结果一问三不知。

5个人无计可施,最后决定先进山里再说。

几人上了当地的土巴士,一直坐到瓜子庙再往西四十多公里的地方,然后换土摩托再往小路里走,最后坐牛车转盘山的土道。从牛车下来的时候,发现前后除了望不见头的丘陵之外,看不到任何现代化的东西。

一开始吴邪还以为到地方了,就全部从牛车上跳了下来。

在这里他们遇到了船工还有那只会吃尸体的狗。

三叔对潘子使了个眼色,潘子偷偷从行李里取出一只背包背在身上,那个一边坐着的年轻人,跟着也站了起来,从行李堆里拿出了自己的包。

潘子在走过吴邪身后的时候,轻声用杭州话说了一句。

“这老头子有问题,小心。”

三叔这几个伙计久经江湖事,吴邪对他们非常信任。

潘子一说这话。

吴邪自己马上心里有数,从车上拿出自己的行李,贴身背着,以免出了事情连着牛车一块儿被人端走。

毕竟这一路过来,吭蒙拐骗的事情遇到不少,他算是长了不见识,也知道了一些基本的防范对策。

只是三叔之后每每望向那个闷油瓶,好象在征求他的意见。

这让吴邪觉得不免有点奇怪。

以三叔的个性,天王老子都不放在眼里,怎么现在却好象对这个小子非常的忌讳。

这点,吴邪很快就知道为什么了。

总之,这小子简直就是救星!

........

“黑驴蹄子是对付僵尸的,这家伙恐怕不是僵尸,让我来。”

说着,那闷油瓶从包里取出一杆长长的东西。

吴邪一眼认出那是他从三叔那里买走的“龙脊背”。

只见他松开东西上的布,里面果然是一把乌黑的古刀。

看样子竟然还是乌金做的。

闷油瓶把古刀往自己手背上一划,然后站到船头,把自己的血往水里滴去。

刚滴了第一下。

“哗啦”一声,所有的尸蹩就像见了鬼一样,全部从尸体里爬了出来,发了疯似地想远离几人所在的船只。

一下子,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