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一屁股坐下,李君羡四处打量一眼,没见可疑之处,便走出去守住门口。 武顺几女早已告退,杨帆走出门口,拽过一个仆人吩咐几句,便也进入雅阁。 进了屋子才发现李二陛下毫不客气的端坐于主位,李淳风列于下首,老太监王焕贵站立于身后。 李二陛下开门见山:“你可知道朕今日为什么找你?” 杨帆翻了一个白眼,这有什么难猜的,无非是想问与今天下雨相关的事宜。 不过,口中还是很配合的问道:“微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李二陛下暗暗鄙视,你小子愚钝,那世界就没有聪明人了! 随即对着李淳风挑了挑眼示意。 李大神棍也不客气,施了一礼后问道:“忠义侯,今天虽然有云层凝聚的现象,云层聚集是下雨的预兆!但是风速实在是大了点,直接把云都给吹散了!” “若贫道推测没有错,今天虽有云层凝聚的现象,却不足以降下雨来,若风停下,有可能会下雨,可风没停便下雨了,你是不是用碘化银让云彩变成了雨?为什么那碘化银能让云变雨?” 李淳风如同一个好奇宝宝,想一探究竟。 说到底,李淳风还真不是什么也不懂的神棍。 作为大唐最好的星象学家,他不仅能通过观测星象来制定历法,更擅长凭借星象云层的变化来预测天气。 对于这一场云聚却不下雨的推论,早在半个月之前就已经有了推断。 这场东南风带来的大量云彩,使得云层凝聚,但也正是这场东南风,会将聚起来的乌云吹散。 成也风,败也风,这不正说明天意难测么? 可杨帆却把不可能化为可能,简直是神仙手段。 虽然杨帆用了碘化银这东西,可惜世人就是这样,对未知的东西总认为是高大上的! 杨帆却不以为意,笑着对李淳风提了一个问题:“李道长,你说为何云聚则会容易有雨水?那这些雨水又是从哪里来的?” 在杨帆看来,这个问题显然难不倒李淳风,但是他的答桉却让杨帆彻底麻了! “云聚则雨,云散则晴,乃天地至理,何况,下不下雨,乃道祖保佑,乃龙王有感民间疾苦而天降甘露,如此浅显的道理忠义侯居然不知?” 李淳风一副大儒讲学的做派,直接将杨帆鄙视了一番。 杨帆瞪大了眼睛,有些无语。 好吧,这答桉很好很强大,让他无可辩驳。 这让他怎么说呢? 难道跟他们讲,其实仙神是缥缈虚无的东西,你这种迷信思想有问题? 怕是如此说,分分钟就被李二当作妖孽,不是妖孽,你咋抵毁仙神? 于是杨帆觉得应该给这些老古董科普一下雨水形成的过程。 毕竟李淳风这个神棍估计是整个大唐最能接受格物科学的人,因为他有足够的智慧! 而李二陛下也是一个相对开明的皇帝。 想了想,杨帆讲了一个故事。 “小时候,本侯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夏天很炎热,屋子里的水不用也会减少,假如拿到屋外暴晒,盆中的水会浅去很多,到最后甚至一点也没有……你们说说,这水跑哪里去了? 李二陛下满脸疑惑,一副你是不是傻? 而李淳风也是鄙视不已,但还是侃侃而谈: “这么浅显的道理谁不知道?自然是被太阳曝晒之后蒸发掉了,别说一个小小的水盆,久旱不雨的话,便是江河亦会干枯,这是受太阳照射蒸发掉了水分。” 杨帆对他的鄙夷视而不见,继续问道:“那么,请问这些水份跑到哪里去了呢?” 这回轮到李淳风愣神了,下意识的说道:“当然是被老天收走了!” 杨帆呵呵一笑,抬首望天:“即使是老天收走的,那我再问你,那它又是如何把雨水放出来的,那又为何有云才有雨?” “有云才雨?嘶!”李淳风满脸呆滞,倒吸了一口凉气:“你不会是想说,根本没什么龙王,之所以有雨,是因为云中含有雨水,而云便是那些被太阳曝晒蒸发掉的水分?” 很快,这个想法立即在将李淳风的脑海中生成。 作为这个世界最卓越的数学家,同时也是大唐最杰出的天文学家,当然,他也是最牛逼的玄学家、道门领袖。 他自幼接受道家理论的灌输,深谙道家的天道理论。 在他看来,整个世界的一切物质,无非是阴阳五行的结合。 正所谓,阴阳生万物! 那么,雨水是从云中来的,而非天神! 若是以往,李淳风自然会强烈驳斥杨帆在胡说八道。 可是现在,李淳风忽然发现一个更合乎雨水来历的解释。 即使用阴阳学说也能解释。 水属阴,水被太阳蒸发,然后飘散在天空里,再凝聚成云,然后云越聚越多,化作雨水降到地面,这个过程周而复始。 整个过程,正是阴阳交替、循环不朽的天地至理。 李淳风越想越觉得是那么顺理成章。 这也解释得通,杨帆能用碘化银让云变雨,显然,碘化银起了催化的作用。 而李二陛下的人生观彻底颠覆的同时,却也让他的脑子霍然一亮! 若像杨帆这么说,只要有云,便可用碘化银让其变成雨滋润万物。 大唐还害怕旱灾么? 起码,一般的旱情不用再害怕。 想到这儿,李二陛下兴奋的拍着大腿夸赞道:“你小子果然有些小聪明,见微而知其根本,不错……” 话锋一转,李二陛下又问道:“这几天东南风不停,自然不会缺云,那么关中一带的旱灾将迎刃而解,你说说,对那些处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