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乐公主和离的导火索。 也是让他成为关中一带笑柄的罪魁祸首。 更是将他的名声彻底撕碎,使他永世不得翻身的耻辱。 每次一见到杨帆,长孙冲就忍不住心中的怒火,缘为何? 还不是因为这首诗的暖昧以及风言风语。 之所以想要把杨帆踩到脚下,甚至想重新追回长乐公主。 长孙冲并不是爱慕长乐公主,他只是希望能重新恢复自己的名声罢了! 可每次找茬的时候,杨帆都能绝地反击,让他颜面扫地,这更加让长孙冲愤怒和怨恨。 所以,只要一见面,长孙冲绝不放过打击杨帆的机会。 毕竟,就是眼前这个笑嘻嘻的混蛋,将他最依仗的身份、地位以及声望彻底击溃,让他变成整个长安城的笑柄。 这如何让长孙冲不恨? 每一次见面,长孙冲就恨不得喝杨帆的血、吃杨帆的肉! 当然,还有事件的主角之一长乐公主。 在他看来,自己有权倾朝野的老爹,又有一国皇后的姑姑,未来定然一路坦途,未来的宰辅一定有他一席之位。 这位公主殿下看不上自己,跟一个只会打人的棒槌暧昧,简直是不可理喻。 因此,长孙冲把所有的一切都怪罪于杨帆头上,却从未思考过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才让长乐公主失望。 既然杨帆与长乐公主的纠葛是因为《爱莲说》这首诗才开始的。 长孙冲决定要让杨帆从这里颜面扫地。 毕竟,有《爱莲说》这首诗朱玉在前。 若现在杨帆只能够做出一首普通的诗词,那也是一大败笔。 听到长孙冲的话,李泰却来了兴趣,问道:“难道县公与长乐真是讨论什么佳作?” 作为大唐最喜欢诗词的皇子,李泰对杨帆的每一首诗词都有深刻的研究。 在他看来,杨帆的每一首诗词都很经典,但却充满了暮气以及人生的感悟,根本不像杨帆这个年龄段可以写出来的。 李泰也想看看杨帆的才华,是否真如传言那般厉害,也好调整对杨帆的策略。 若杨帆是一个大才,李泰定然会尽力拉拢。 若杨帆只是一个庸才,这次就可以将杨帆的面皮血淋淋的剥下来丢地上。 可以说,李泰即是一次试探,也是一次考验。 反正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这都是李承乾和长孙冲提出来的,跟他李泰无关。 简直是太狡猾了! 杨帆没有回答李泰的话,反而斜睨着长孙冲:“你真的要我现场作一首送给公主殿下,不后悔?” 长孙冲咬着牙,恨恨地道:“我有什么后悔的,难道你怕了,若你做不出来也没事儿,以后就不要顶着才子的名头招摇撞骗,还要为以前辱了公主的名声道歉。” 看着杨帆欠揍的模样儿,若不是有李承乾他们在场,长孙冲恨不得冲上去直接掀桌子! 当然,长孙冲只敢在心里想想而已! 就算李承乾他们不在,长孙冲也不敢冲上去。 因为他有自知之明,论起拳脚功夫,十个他绑在一起也打不过杨帆…… 但不管怎么说,输拳也不能输了气势。 看着气急败坏的长孙冲,杨帆呵呵一笑,痛快的道歉:“公主殿下,对不住了,请你大人大量不要计较……” 长孙公主有些无语。 这哪像道歉的样子,太敷衍了! 转念一想又有些不对,人家杨帆又没做错什么,何必要道歉。 杨帆显然是拿自己开刷呀! 见到杨帆不按常理出牌,长孙冲差点气死,却也拿杨帆没办法,只好压制着心头的怒气,说道:“杨帆,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承认自己写不出来,也承认曾经侮辱了公主的名声!” 杨帆脸色一肃,正色道:“长孙冲,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我什么时候承认自己侮辱了公主的名声?” “再说了,一首诗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既然你想听听某给长乐公主写的诗词,那么在下便从善如流,如你所愿,某便作一首,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是井底之蛙!” 如此嚣张的话,长孙冲觉杨帆是在虚张声势,于是坚定的点了点头,准备看杨帆的笑话。 见长孙冲不知不觉跌入了杨帆的设计而自知,李承乾无奈的摇了摇头。 但他决定不再去管,他要让长孙冲吃些苦头。 这家伙简直是不知好歹。 不过,对于杨帆的装逼,让李泰却无动于衷,显然他已经免疫了杨帆的不要脸。 可杨帆的话却长乐公主眼前一亮,眼神充满了期待。 自古美女爱英雄,同时也爱才子! “噗呲!咳咳!” 却是高阳公主被杨帆这话说得笑了出来,被茶水呛得厉害,泪水都出来了。 杨帆吓了一跳,轻声埋怨道:“你这么急干嘛,喝茶也这么不小心?好些了么?” 说着,轻轻拍打着高阳公主的后背。 高阳公主顺了顺气,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眼泪汪汪的大眼睛却瞪了杨帆一眼。 那意思是说:有话就说,有屁就放,都赖你,装什么装? 杨帆有些无语,你喝茶水呛到,我有什么错? 女人啊,古今都是一个德性,无理取闹就是天赋。 没有跟高阳公主斗嘴,杨帆转头看向长乐公主,喃喃自语。 “虽然公主殿下犹如天上的太阳遥不可及,但刚刚的一番谈话却让某引为知已,也让我体会到了公主殿下曾经的孤独与悲凉,那么,某就以公主殿下以前的遭遇作一首词……” 长乐公主也好,长孙冲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