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对着房玄龄说道:“爱卿,你说一下如今朝堂的形势。” “诺!”房玄龄扫了杨帆一眼,开始整理思绪。 杨帆见到房玄龄、长孙无忌几人都有座位,自己只能乖乖的站到一边,心里想骂娘。 今天杀了一天,晚上站了一半宿,刚才大家都站着,倒不觉得什么。 如今满屋子的人都坐着,就让自己站着,这算是什么事儿? 再怎么说自己也是救驾的功臣,李二就这么对待救命恩人的? 当然,杨帆仅仅是在内心吐槽而已。 虽然上辈子没当过官,但杨帆不可能一点政治智慧都没有。 看看眼前这些人。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萧瑀、李绩、程咬金…… 一熘子全都是这个帝国的中流砥柱,在后世那是相当于*****级别的存在! 这样的一个会议,所议之事必是极其重要的国家大事。 虽然杨帆被任命为江南道大都督,在后世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省高官的级别。 这样的级别看起来很高,但距参加*****会根本就不可能。 如今杨帆却得以就近聆听,这可不是一般的机缘! 杨帆懂,但在场的一众人比他更懂! 听到李二陛下把杨帆留下之时,长孙无忌满脸惊讶。 余光不住地往杨帆那张不怎么情愿的脸上瞟,心里嫉妒得不行。 自家大儿子最受宠的时候,也没有资格聆听这样等级的会议。 更何况自家大儿子被发配边疆,那更是天差地别了。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更主要的是,参加这种会议,可不单单是能听懂多少的问题,而是简在帝心。 只有当皇帝将你当做一个帝国的栋梁之才培养,才会允许旁听这样重要的会议。 即便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这些亲儿子,李二陛下也从来没有让他们旁听过这样级别的会议,简直有些匪夷所思。 如今,李二却特意将杨帆留了下来,杨帆何德何能让陛下如此重视? 长孙无忌有点捉摸不透,为何杨帆一直以来都会受到李二陛下如此的偏爱。 其实,长孙无忌对杨帆的印象其实说不上好坏,只是觉得这小子很是有些小聪明,但办事冲动…… 当然,这小子最大的能耐就是胡搅蛮缠。 毫无疑问,李二陛下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胡搅蛮缠的人下江南破局。 但是仅仅因为需要杨帆下江南打破江南士族的垄断,就让他得到这么一个聆听的机会? 这让长孙无忌有些郁闷,杨帆这小子简直太幸运了。 整个大唐年轻一代还真没有人与之比拟…… 想想自己长孙家后继无人,孙无忌更加郁闷了。 程咬金则浑身舒畅,咧开大嘴,给了杨帆一个大大的笑容,心里头早就乐开了花儿。 此次杨帆来骊山,就是陪着女儿程玉珠来赏雪的。 在他心中,杨帆早就成了他半个女婿。 更何况,自己的大儿子程处默与杨帆相交莫逆。 杨帆的成就越高,对他们老程家越有好处。 萧瑀也欣慰的点了点头。 对于自己姐姐认的这个干儿子,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谁能想到,这么一个让人头疼的棒槌居然能够得到陛下如此垂青? 显然这是要培养帝国栋梁的节奏啊! 杨帆如此年轻就能够得此大用,简直是不可思议。 不过,有姐姐萧太后和萧诗韵的这层关系在,杨帆越受皇帝宠信,对他们萧家并非坏事。 至于李绩、魏征,脸上不见喜怒,似乎永远都是一副扑克脸。 行宫内众人心思各异,只有房玄龄低沉的嗓音:“贞观十二年十二月三日至今,陛下因病不能理会朝事期间,江南士族官员不断上奏朝迋,要求废除在江南设置海运衙门一事,同时要求收回任命杨范围江南到大都督之圣御。” “大家看看,这些都是通过御史台递上来的奏折,后面还有众多官员的签名,显然是趁着陛下龙体有羊而向朝迋施压。” “另外,这里还有一份自大唐立国以来,江南向朝廷缴纳赋税的情况,江南民丰富足,但缴纳给朝迋的税赋却很少,再加上江南士族经常联合对抗朝廷的御令,给整个国家带来不好的示范。 “此次谋逆,不管在哪里都有江南士族的影子,攘外必先安内,若不能将这些人彻底制服,将来东征之时,想让江南成为粮草的供应基地,那很不现实。” 从房玄龄讲述的情况来看,原来李二陛下早已经对此谋逆有了一定的预见。 若不然也不会顺水推舟,故意装重病把这些人全部引出来。 见到众人陷入了沉思,半晌后,李二陛下问道:“众位爱卿有什么看法?” 说着,眼神定在了萧瑀身上。 见此情景,萧瑀的冷汗唰的一下就冒出来了。 萧瑀绝不是个蠢人,相反在政治上很是精明,他出身大梁皇族,父亲是后梁明帝,姐姐是隋朝皇后…… 这家世绝对是很牛逼的,生长在这种家庭,自幼耳濡目染,政治上的天赋绝对够牛。 想当年隋文帝杨坚覆灭大梁,萧瑀陪同靖帝萧琮一同进入长安。 萧琮被隋炀帝赐死,萧瑀却得以保命,而且身居高位。 即使改朝换代,萧瑀也混的风生水起,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这样一个左右逢源的人物,自然有着极其缜密的心思。 这次江南士族在谋逆中推波助澜,显然是让李二陛下生气了! 这次让房玄龄在暗中收集证据,绝对是想对江南士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