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
国庆七天假,李荷花又要在家帮忙收晚稻。
因为她住校,家里已经没有养猪了,如果爸妈出去做事,没人照料,而李海龙脱离了她的控制,像断了线的风筝。
她每次回家刘平就跟她抱怨。
“在家不看书,只想着出去玩,每天回来的越来越晚,字也不练了,胡琴也不练了。”
“你们管他啊,别惯着他。”
“他不听我们的,就听你和莲花的。”
那还不是因为你们不舍得打不舍得骂的,小儿子嘛,又做过两次手术,更怜爱一些。
“那就让他玩,读书这种事情,他自己不想学,你逼也没办法。”李荷花这话是经验之谈,“如果他能玩出朵花来也是他的本事,反正人生是他自己的,让他自己想好了。”
李荷花就当着李海龙说的,前面她也说过类似的话,反正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
李海龙扒拉着饭没吭声,“我该做的作业都做完了,毛笔字在学校的时候就练完了,胡琴爸爸最近没时间我才没学的。”
“妈,弟弟他没有耽误学业,说明他心里有数的,你就别操心了。”李荷花摸了下她弟的头,“哎呀,我就说嘛,我弟是个心里很有规划的人,是个很有自制力的人,特别厉害。”
她竖起大拇指,“说不定哪天能成书法大家呢。”
“姐,你做梦比较快。”
“怎么说话呢。”李荷花手掌与李海龙后脑勺轻轻接触。
“最近怎么练字在学校练?”刘平问。
“我们班主任组织的。”李海龙说。
他现在五年级,对哦,换了新的班主任,是个年轻老师,尤其喜欢书法,李海龙当初练书法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她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你的字跟你老师的比起来,谁更好些?”李荷花问。
“老师说我的更好。”李海龙抬着笑脸,特别高兴的说。
“怎么可能,你的还能比老师好?”刘平下意识的就否定了他。
“怎么不可能,说不定他们老师也是新学的呢。”
“你怎么知道,我们老师是才开始学的,他说有兴趣的可以跟着一起学,练好书法了,以后写字很好看。”李海龙对他二姐有点崇拜了。
“所以你的字肯定比他的好啊,你都练了一年了,可以当他书法的老师。”李荷花说。
“他确实让我当小老师,指导其他学生。”
“所以才回来晚的?”
“嗯。”
刘平听完后不说话了。
李荷花觉得有必要再提一下,“妈,下次我们要是晚回家,先别急着骂呗,听听我们的理由。你也是,可以跟妈妈解释嘛。”
“我解释她也会觉得我在找借口。”李海龙轻轻的说。
“妈,你就不能多相信我们一点吗?”李荷花重生之后,一点都不含蓄,很直接,她觉得如果不直接说出来,父母怎么知道呢?
不管是感情也好,沟通也好,直接是最有效率的,所以李家似乎也越来越不像传统的农村家庭了。
“知道了,他不说我怎么信啊。”刘平作为家长有她要维护的面子,李荷花不拆穿,也挡住李海龙接下来要说的话。
父母是很朴实的农村人,也是很保守的农村人,让他们改变一点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吃完饭,李荷花上楼拆信,王春燕写给她的第一封信。
信里面写了她进厂的一些情况,说上班时间,每天都要加班加到十点十一点,一个月只有一天或者两天的休息时间。不过工作不复杂,流水线上,重复又单一。
她到那儿之后一切都还好,表姐姑姑都要在一个厂里,而且很多老乡,让她不用担心。
最后附上了她厂里的地址。
李荷花马上着手写回信,告知她一些助学金计划的进展。
还建议她,如果工作时间很长,那就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可以学学英语。广东那边的厂一般都是代工工厂,英语是很重要的工具。或者也可以学一项技术,以后找工作用的上。李荷花说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掌握真正的本事,那就无论到哪里都不怕,切记不要一直在不同工厂的流水线上浪费时间。
国庆最后一天假期的下午,她和孙杨他们提前返校,晚自习上课铃响的时候,全员到齐坐在教室里,等待奥数班月考的成绩公布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