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偶尔不高兴可以不用憋着的。”
孙杨的笔放下,闹哄哄的教室里,他只能听到李荷花的声音,明明她说的那么轻,却一字一句不漏的都飞进他耳朵里了。
忍住哽咽,“好。”他轻声说道。
动员并不难,两节课期间,6个班的男生几乎全部团结起来,以班为代表,每个班写了一封信投进了意见箱。
等了两天,风平浪静。
“孙杨,你出来下。”他们正在出黑板报的时候,曾老师突然出现又把人叫走了。
李荷花担忧,不会是意见箱的事情吧。
“曾老师找孙杨干嘛?”邹婷婷问,拿着画好的草图。
陈欢踩着凳子正在黑板上写字,转头去看,差点摔倒。
李荷花扶正她,“小心点。”
“是篮球场的事儿吗?”
李荷花也放下粉笔,去了曾老师的办公室门口,等着。
房间并不隔音,只听到曾老师怒不可遏的声音,“这些是不是你写的?”
孙杨的字迹,曾老师能认出来。
他怎么回答的,李荷花没听到,声音比较小。
曾老师中气十足,每句话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是你的主意还是李荷花的主意?”
李荷花和孙杨一个在门外,一个在门内,双双一愣。
在曾老师心里,李荷花就是个惹事精。
“是我一个人的主意,跟其他人没关系。”孙杨一人独揽下来。
李荷花攥紧拳头,想着要不要去帮忙。
“她是女生,对篮球完全不感兴趣。意见是我写的,曾老师,您不能就这么关掉篮球场,剥夺我们课间打球的权利。”
李荷花还想再听,对面屈老师夹着教案走过来,她只能回到教室。
孙杨回来的时候已经上晚自习了。
“你干嘛去了?”杨杰非常好奇,“曾老师找你干嘛?”
“问了下篮球场的事儿。”
“他怎么说?”李荷花十分关心,“我见他挺生气的。”
“还不就是训话,写检讨。”孙杨说,“我现在检讨已经写的十分熟练了。”
曾老师骂他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校长同意了。”孙杨笑着说。
“啊?校长知道了?”
“嗯,所以曾老师才那么生气。”
李荷花明白了,觉得自己没面子了呗,所以拿孙杨出气。
“事情圆满解决就行了,你们也赶紧回座位吧。”孙杨心中很有成就感。
“曾老师以后可能盯上你了。”李荷花遗憾的说,跟盯上她一样。
“那岂不是我的荣幸?”孙杨一点不怕。
“给你点赞。”李荷花竖起大拇指,点在他身上。
“这是什么仪式?”杨杰不懂,可也照着做,挺有意思的。
周五放学后,四个人走在马路上,田里光秃秃的,没有水,干的很,被垄成一块一块的,种油菜,河边的水位也低了,草变黄了,显得萧条冷清。
“啊,刚月考完又要期中考试了,就不能让我歇歇吗?”
杨杰仰天长叹。
自从进了这个什么奥数班后,感觉睁眼闭眼都是考试。
李荷花想说,那你还没到高三呢,那才是天天考试。
“所以应该更习惯才对。”孙杨说。
“考试,我永远也不能习惯。”杨杰苦哈哈的。
李荷花安慰他,“放心,你的数学肯定没问题的。”
做了那么多奥数题,再做这些数学题那不都跟玩似的吗?
到家的时候,李海龙正在堂屋里练字,竟然没出去玩,她去围观了一下,老弟的字又精进不少,她更赶不上了。
“怎么没出去玩?”李荷花放下书包,平时回来李海龙可都不在呢。
“他要去参加书法比赛了。”刘平从楼上下来,喜笑颜开的,“班主任帮他报的名,去县城比赛。”
“哇塞,老弟,了不起啊,我们老李家说不定真能出个书法家呢。”
“二姐,太夸张了。”李海龙还不好意思起来。
“加油,我看好你。”李荷花跟着刘平去厨房,闻到一阵米饭香。
“糯米饭。”
打开锅盖,那香味更是弥漫在整个屋子里,她小时候喜欢吃糯米饭,有嚼劲儿,还香。李家只有一个时候会煮糯米饭,那就是酿酒的时候。
端午节他们家都不包粽子的,因为没人会包,每年过节,都是靠邻居家送几个粽子吃吃。再加上刘平觉得粽子吃多了对胃不好,不让他们吃。
以至于李荷花是参加工作后,她爸妈专门去学了包粽子,就为了她放假回来可以吃。
“去拿个碗,给你和你弟盛一碗。”刘平说。
李荷花拿了两个小饭碗装了,其他的都被她妈妈散在一个圆形的竹盘中冷却下来。
糯米饭光吃白饭就行,连菜都不需要。
刚吃完,刘平又端了一碗饼粑过来,从外婆家弄来的,捏碎了放进糯米粒一起发酵,剩下来的就给他们当零食吃。
李荷花过去帮忙,把糯米饭和水,酒曲、酒药都拌好放进一个大酒缸里,放在角屋里的稻草堆里。每年秋收后,收完稻子后,稻草会捆成一垛一垛的,放在田里晒干。然后再挑回来,可以用来烧火,也可以喂牛。上周放假李荷花就挑了稻草,压的肩膀都红了。厚厚的稻草可以保暖,用荷叶封口,等待20多天就可以有好喝的米酒了。要再酿制白酒就得再蒸馏。
李耀阳不怎么喝酒,李家的酒酿了很小一部分留着家里中元节过年的时候祭祀用,其他的送给外公喝,或者直接卖掉。
李荷花喜欢喝点米酒,酸酸甜甜的。
烧柴火的时候,李荷花又去拿了两个红薯,放进灶里,好多年没吃家里的烤红薯了,比城市里炭火烤出来的相多了。
“你舅外公说你在学校喜欢顶撞老师啊。”刘平说。
不会吧,曾老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