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流传出去,等到自己一鼓作气拿下兖州,其他人就算知道了作战军靴和手套的秘密,那也迟了。 到时候叶龙可能还有更加新奇的玩意出现。 “兖州刺史刘岱如今已经放弃了东郡,从冀州魏郡邺城,撤回到了东平国,现如今我们想要拿下兖州,确实要打下济阴郡才行。”诸葛亮沉吟片刻说道。 既然无法劝解叶龙,那就只能随了叶龙的意愿,其实在他看来,冬天冒着冰雪攻打济阴郡,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没有人想到还会有人敢冬天攻打他人,先不说冰雪,就是那温度,手都无法从袖口里出来,拿不动刀剑,怎么打啊。 若不是叶龙制作出作战军靴和作战手套,诸葛亮是一百个反对冬天作战的,那根本没有效果不说,还会让战士们产生逆反心态,打了一整年的仗,就想着冬天可以歇息歇息,结果还得打仗不过说实话,叶龙对于战士的待遇非常好! 不但有饭吃,有衣穿,竟然还能拿到不少的军银,这是在其他诸侯那里根本看不到的。 如今这年代,参军无非就是为了可以吃饱,大多数人根本就想不到还能娶妻生子,领到军银。 “刘岱聪明,知道济阴郡守不住,所以才龟缩在东平国,与徐州陶谦显然是暗中达成了协议。”司马懿不可置否的点点。 “不管他跑向哪里,命运都已经注定,他这个刺史,根本没有兵权,起初能拿出十万大军,也是各地郡守迫于朝廷命令,不得以出兵送给他的,如今他兵败逃亡,其他郡守也可能再听他的,甚至不会给他一兵一卒,这正是我们的机会,趁着朝廷还没有任命兖州牧,蚕食掉兖州。”叶龙冷笑一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诸葛亮和司马懿也是相视一笑。 对于他们来说,叶龙就是明主!见识,头脑,对占据的把握,人心的把控,比他们还要厉害许多,跟在叶龙身边,有时候反而绝得自己非常没用,因为他们所想,自家的主子早就已经想到了。 “知道刘岱身后那个谋士是谁了吗?”叶龙又问道。 当初刘岱能说服卜已,张伯,梁仲宁背叛张角,并且围攻濮阳,更是在他趁着暴雨发功封丘峡谷一战时,也趁着暴雨奇袭濮阳,身后若是没有一个智谋近妖,不走寻常路的谋士,叶龙是不相信的。 毕竟就刘岱那怂包,能做出暴雨奇袭濮阳的事情,简直就是骇人听闻,让叶龙无法想象。 “自然调查清楚了,正是现如今东平国国相程昱!”司马懿微微一愣,然后说道。 他生平第一败,就是败在这个人的手中,竟然被这个家伙趁着暴雨,带兵攻入了濮阳。 如不是他的乌龟壳硬,濮阳就被攻克了,到时候卢植的大军长驱直入,直接与叶龙的兵马正面相撞,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还好他守城的本事超一流,守住了濮阳,不过四万兵也损失了三万!让他心痛不已。 “东平国国相程昱!?”叶龙惊疑的问道。曹操都被他给弄死了,程昱怎么可能成为东平国国相的?难不成是刘岱上表朝廷给他封的? “是他。程昱兖州东郡东阿人,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军。我们拿下东郡之后,程昱就带兵投靠了刘岱了,成为刘岱身边的幕僚,献计联合卜已等人,阻拦了我方大军。后献计联合卢植,袁槐,吞并邺城,围攻濮阳。一个多月前,趁着暴雨,派兵奇袭濮阳,让我损失了三万兵马”司马懿不动声色的点点头,但是内心却还是有些愤恨的,奇耻大辱啊,大哥都没有败过,一直是奇袭敌军,他可倒好,守城都能被人给奇袭了实在是丢人。 “程昱,好家伙,我倒想要见见这个人。”叶龙深吸一口气说道。 这跟在曹操身边的谋士,全部都是智谋近乎妖孽,怪不得曹魏最后能夺得天下,只是一个程昱就如此厉害,更别说还有郭嘉,荀彧,荀攸和后来的贾诩等人了。 不过他现在也不差,有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一个主内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个主军事,就目前够用了。 “主公大可放心,如今我们兵锋所向披靡,若是在一个月后拿下济阴郡,任那程昱足智多谋,也无法挽回局势。”诸葛亮说道。不过他眼眸之中流转异光,显然是对这个程昱也有了浓浓的兴趣。 “刘岱无非就是联合徐州陶谦,亦或者青州袁氏,如今刘岱龟缩在东平国,显然是和袁氏达成了协议。不过袁氏如今一边要和张角周旋,另一边还要提防幽州公孙瓒,能派兵支援刘岱的兵力并不多。”司马懿也开口说道。 “你们两个人,把所有的事情都考虑清楚了,我也乐得清闲,现在屯兵积粮,一个月后,兵发济阴郡。”叶龙笑着说道。 “诺!”司马懿和诸葛亮应声道。 随后两人就出去准备了。 司马懿是要留守在河内,坐镇后方的,所以在封丘只是待了两天时间,就离去回到了河内郡怀县。 而诸葛亮也开始着手准备进攻济阴郡的各种事宜,兵马,粮草,攻城器械还有作战计划。 河内郡,东郡,不断有兵马偷偷的调来陈留国,而这一切,朝廷和刘岱并不自知。 如今天气是越来越冷,偶尔还会飘一些雪花,傻子才想着有人会突然发功进攻呢。 而叶龙,也悠闲了起来,各种事情有司马懿和诸葛亮处理,根本就不需要他操心。 每天都是连练五禽戏,打打拳,要么就是封丘城里晃悠着。 叶龙也想要治所搬到开封亦或者陈留,但是杨雪还是昏迷不醒,他不知道敢不敢带着杨雪,舟车劳顿的前往开封,或者陈留。 所以治所就暂且安排在了封丘。 半个月之后,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消失了一个多月的不知火舞,终于将神医华佗给带到了封丘。 在得到这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