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李善冷笑两声,摇了摇案上的空酒坛,“长孙兄,酒可尽饮否?” 下人立即送来了一坛酒,李善自斟自饮,又是三碗酒下肚,脸颊微红,手撑着席榻起身,踉跄几步,似倒非倒。 “是战是和,此为军国大事,何能一言决之?” “但此等大事,谋划已久,如今倒是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李善俯身端起酒碗,脚步摇晃,“突厥年年南下,为何今岁大举入寇?” “可是因为河北刘黑闼复起?”高履行高声问。 “正是如此。”李善晃晃悠悠走到长孙某席前,“刘黑闼复起已近两月,但关中并无出兵之意,且圣人调齐王回关中,此为何意?” “洛水大战,刘黑闼率千余残部北逃,如今复起,必有突厥插手。” 李善一口饮尽碗中三勒浆,李楷脱口而出,“突厥万骑入河北……两个月前,已窥突厥有大举南下之意。” “秋风未动蝉先觉……”李善又倒了碗酒,“贵人早已窥见此时,所以按兵不动,收敛兵力,以备突厥。” “去岁末购粮,四钱斗米,而两个月前,斗米涨至六钱,如今已至八九钱。” 高履行一拍桌案,醒悟道:“必是朝中储粮以备战。” “还记得上次在酒楼,何人提起……李大恩……”李善已然有些口齿不清了。 “李大恩?”长孙冲听得懵里懵懂。 “定襄郡王李大恩,上奏突厥饥荒,可击苑君璋,可惜败北身亡。”李楷朗声道:“所以,今岁秋时突厥大举南下,乃必然之事。” 厅内一时寂静下来,在座的虽然都是年轻一辈,但都是世家子弟,知道李善虽然酒醉,但说出的话前后条理明晰,逻辑无错。 高履行暗暗心惊,如此人物,真不愧秦王赞许。 长孙某呆呆的想了半天,突然问:“是战是和?” “噗通。” 李善终于支持不住坐倒在地上,勉强睁开朦胧睡眼,“能战方能和,以战迫和……” “李兄,李兄?” 李楷疾步赶过去正要扶起李善,后者已然睡倒,喃喃道:“我醉欲眠君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