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类型,甚至和之前的交往状态没有什么分别。
因为他们从始至终都缺少一份恋爱的激情,或许这和两个人的性格有关。柳非的性子有些急,其实不太适合这种温温吞吞的感情,这点她一直颇为苦恼,总是想着如何去适应,但江波涛却表示没关系。
虽然工作和恋情不可能两全其美,但至少不能两败俱伤。或许等到两个人都离开了职业圈之后,一切会稍微有所不同,告别了热爱的事业,那么之前用在工作上面的热情,总要找个地方转移一下。
在一起的时候,江波涛总会认真地思考每一次的约会流程,还有每次送出的礼物,可谓是尽心尽力。但是正如同他所想的一般,柳非在走出阴霾之后,她也就不再需要像他这样的稻草了。
他的感情原本就不属于外露的类型,不显山也不露水,所以柳非觉得他不是很在意她,她的喜欢比他喜欢她要多太多,她觉得这样不公平。
因而柳非提出了分手。
江波涛想,他竟然有种意料之中,却又意料之外的如释重负。前者还好理解,可是后者是什么原因呢?他不是找就料到会有这一天了吗?
大概是因为他以为自己也许能够给予柳非安全感吧,果然还是高估自己了,他做得的确是不够好。
所以江波涛平静地表示可以,没有做什么挽留。
畏冷的柳非跑去了北欧旅行,后来江波涛也跟了过去。他又看到了活泼开朗的柳非,他忽然想要逗一逗她。
其实对于江波涛来说,他一直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自己的一切,那种不愿强求但又想要做完美主义者去面面俱到的心态,和柳非的“丧”稍微有些相像,只不过他属于那种看起来比较积极的消极。
这话听起来有些矛盾,实际上江波涛不过是积极去应对现实,然后对于柳非的选择,采用了任由她去做的纵容。
不去争取本就是一种消极。
“好,我送你回去。”
“好,我带你去。”
“好,我陪着你。”
好在最后,她和他都终于面对了自己的本心。
3.
我曾在世界末日时爱过你一瞬。
如今世界末日过去了,我发现,我依然喜欢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