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成,你瞧着合适就行,不过我身上的银子不多了,一会将钱庄的票根给你,你去取一些出来。” 崔尧闻言连忙摇头:“票根就不用了,我自己身上还有银子,先垫上,等你自己取出来再还我就是。” 说罢他用眼角悄悄的瞥了眼李逸,见李逸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不由松了口气。 也不知道为啥,晟王在来的路上一直跟他聊男女大防。 还说顾南烟已经到了婚嫁的年纪,他应该避嫌,免得坏了人家姑娘的名声。 可能是纨绔的本能让他觉得晟王不好惹,他从小就怕这位“伯父”,见了他话都不敢多说。 顾南烟却没发觉两人之间的诡异气氛,只是觉得崔尧今日沉稳的出奇。 “只是再过两日便要启程,时间会不会太赶了?” 别的不说,光是去衙门登记过户,按规矩都要两日才成。 “我想过了,还是不跟你们一起上路,等这边的事情处理好再回京。” 十万大军速度不会太快,他到京城的时间比顾南烟也慢不了几日。 “再说你交给我的那几个人,后续还要交接一下。” 崔尧说完正事,本想跟她八卦一下钱家米铺的事。 钱老爷这几日可有些不好过,被他们挤兑的没了生意,那么多的粮食就压在粮仓卖不出去。 只是瞧见李逸面无表情的脸,崔尧咽了口口水,老实巴交的坐那不说话。 算了,还是等回京后再找她说吧。 李逸似笑非笑的看他一眼,嘱咐顾南烟多带些御寒的衣物,便跟他一起走了。 马上就要回京,他还有些事要处理。 顾南烟莫名其妙的看着他离开。 这人来一趟就为了告诉她多带点衣服? 顾南烟挠了挠头,回后院跟刘氏说了两日后离开的事,刘氏闻言又是一阵忙活。 很快便到了启程的日子,顾曜特意让手下的人赶了两辆马车过来,顾南烟将行礼全都装到后面拉货的车上。 东西虽不多,却也装了整整一车。 赶车的便是重症区那个十三四岁的小兵。 他见了顾南烟脸上红了红。 “顾小姐有什么吩咐尽管告诉我,我叫许顺。” 顾南烟点点头,李密和崔姨娘他们昨夜便被李逸的人带走了,想来是另有安排。 由于走得急,李逸又事先交代过不要让太多人知道,因此来送行的只有隔壁黄婶子。 “老姐姐可记得时常回来看看,你这一走我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黄婶子眼眶都红了,做了几年邻居,她跟刘氏经常互相串门,两个人感情好像亲人一般。 刘氏也挺舍不得,她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宅子,将一串钥匙交给黄氏。 “我那小儿子怕是还不知道我今日走,你帮我将这钥匙交给他,告诉他我跟囡囡在京城安顿好再给他送信。” 两人又说了半天话,顾南烟见天色不早了,再耽搁下去怕是赶不上大军拔营的时辰。 23qb. 便跟黄婶子道了声别,拉着一脸不舍的刘氏上了车。 车厢里布置的很舒服,里面铺了厚厚的棉垫,中间摆着一张矮桌,桌上放着一套茶具。 空间也很大,足够两个人平躺。 顾南烟在车上颠簸了一天,竟也没觉得累。 到了晚上,军队安营扎寨,顾南烟和刘氏就睡在马车里。 从明山县到京城需要半月的时间,顾南烟每日跟着士兵吃水煮萝卜白菜,吃的脸都绿了,给刘氏心疼的不行。 只是连李逸跟顾曜也都跟将士们吃同一锅饭,她也不好多说什么。 顾南烟倒是能忍,就是吃的多了些,许顺第一次见到时还吓了一跳。 后来慢慢习惯了,便也觉得正常。 听说大将军年轻时也挺能吃的,顾小姐身为他的亲孙女,自然食量也大。 李逸每日都会过来看看顾南烟,有时也会带些热乎的糕点或是烧鸡之类的肉食给她,但他自己却是一口都没吃。 顾南烟虽然不知道这些东西哪来的,但有好吃的是好事。 虽然量不多,她还是每顿跟刘氏和许顺分着吃。 半个月后,大军终于到了京城二十里外。 镇北军在原地驻扎,顾曜明面上只带了一万人,护送安阳国使臣进城。 顾南烟看着高大的城墙,表情有些严肃。 ------题外话------ 明日就上架了,战地转移到京城,不知道会有多少宝儿留下来,作者很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因此这一章多更了些,希望以后还能看到那些熟悉的身影。 爱你们(?°3°?) 23q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