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考结束后。 邹浩便直接将卷子看了。 因着县试报名的时间快到了,有些学生要回乡,因此耽误不得时间。 他率先看了几个熟悉的人。 愈看愈满意。 这次考试,还不像是平时的月考,所以有必要拿给山长和宋濂看一看。 虽然他的认可就够了。 一听到是季考的成绩,在一旁打圆场的陆荒年嘴角勾起了个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今日来,主要就是为了这个成绩。 虽说自己只是为了弥补江锦,才指点了一二,但也算半个师傅。 虽说他觉得江锦县试的问题不大,但身体比脑子更诚实,还是出卖了脸皮跑到宋濂这里探听消息。 他装作不在意地负手站在一侧。 对于自己老师这种席地而坐的“潇洒”行径,他是再熟悉不过的。 熟练地从邹浩手里接过卷子,迈步往上递给宋濂。 虽说,他是唯一一个有官职在身的,但在这里无论是辈分还是资历都是最不起眼的,主动揽起这等活,不丢人。 卷子端在手心。 陆荒年忍住了内心的好奇,面上是端的是风轻云淡。 宋濂身后站着的书童见着这情形,快步向前走,将厚厚的一摞的卷子接了过去。 “宋先生。” 宋濂应了声,整理了下衣摆便落座,卷子正好摆在桌面上摊开。 他没好气的瞪向张道之,“你们两个坐,别管那个老酒鬼。” 他尤其对着陆荒年又补充了一句,“将你那两罐竹叶青拿回去,切莫让他再喝了。” 陆荒年应了声“是”便回去坐了。 这一下让张道之不乐意了,“你该看看你的,总是管我作甚?” 宋濂“哼”了一声,不再搭理张道之发酒疯。 他低头认真的端详着卷子,时而呻诵几声,“有期,你也来看看。我觉得这张卷子甚妙。” 小厮接过卷子,向陆荒年走去。 陆荒年应了声“是”,而后接过卷子。 不用看内容,光是从字迹上就能认出这文章是何人所作。 他无奈地摇头,叮嘱了那么多次,还是这么的执拗。 “有期,是觉得此文章不行?” 陆荒年摇头,“非也,文章自是好的,只是当今考官阅卷,崇尚‘清新雅正’这四个字,此等清冽犀利的文风,另辟蹊径的破题,在县试中恐会吃亏。” 清新雅正,既是文风纯正,尊圣贤义仪,情真意切,引经据典。 江锦的文章跟这四个字是也不是搭不上边,只能说勉强搭一半。 而县试中,只要求学子能够“准确”的答出即可,可不是让学子天马行空的写! 宋濂的感觉也是如此,“这篇文章,若是参加乡试,倒是能搏一搏,不过也无妨,县试只是第一关,历来批卷并没有那么严格,只要文章尚可,依旧有机会入围。” 他看向邹浩,“不过,你还是要劝诫此子收一些锋芒,若是太过跳脱,被取缔了倒不好了。” 邹浩应“是”,“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此子天资聪颖,私以为其有过目不忘之才,过多的打压,反倒压抑了天性。” 陆荒年点头,心里默默地记下了。 在接触的过程中,他已经感觉到了,那么繁缛的账目,只要问,江锦就会答出是哪一页,哪一类项目。 若非记忆惊人,定是记不住的。 宋濂眼里闪过一丝意外,“过目不忘?” 他的孙儿虽也聪颖,但也达不到过目不忘的地步,他这辈子听过有此等才才能的也就是有神童之名的江阁老的长子了。 若是当真有此才,好好培养,日后定能有一番作为。 他不禁想再见一次江锦了。 “是。” 邹浩回答的也很激动,这还是他无意间发现的,“大概一月前我曾将《春秋经传集解》送给了她,差不多半月的时间,偶尔问他,他便能答出来,要知道这本书可是三十卷,其中还不乏我写的注解,虽然她理解的浅显了些,但却是分字不差。” 这下连宋濂都惊了。 不敢相信这世间还会有如此“灵光”的脑袋。 有此才,不读书真是可惜了。 他再联想到,当初从书童那里听说孙儿和一个叫江锦的学子一块玩,还去查了这个人。 三年前来到的安福县,是个生性顽皮,争强好斗的纨绔。 当时还狠狠地担心了一把。 那时他还未见过江锦,后来在锦簇厅见到人,他的担心才放下了一些。 现在宋濂只觉得,江锦能迷途知返是极好的! 江锦是天生的读书之才! 若是能好好引导,纨绔也能考状元! 历年所取的状元,不乏有刁钻者。 文风犀利,见解新颖,落笔大胆。 这样样都跟江锦的脾性十分的搭边。 虽说这只是个例。 但富贵险中求。 对天才的教导,自是不能用一般的方法,不可过分拘束,以免磨平了棱角,又不能过分的吹捧,以免毁于傲慢。 当初让邹浩去接丁字班,看来是个正确的选择。 宋濂不免去看地上那个醉醺醺,颇有些仙风道骨的老头。 又看向了坐于下首的陆荒年。 哪怕他收敛了气势,但那属于上位者强势冷漠的威压还是渗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