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2 / 2)

族作战。故此,儿臣建议实行官绅一体纳粮!”

秦忠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冷汗往下冒,这些话根本不是他能听的。

庆和帝听完,第一反应是环顾养心殿有无其他人,见只有秦忠一个才大松一口气。

他指着朱嘉懿,脸色第一次前所未有的严肃;“宁安,朕真把你惯坏了,这些话岂可乱说,你可知道,今日你说的这些话传了出去,哪怕是朕都不一定能护住你!”

如果朱嘉懿暗地里动用锦衣卫劫了一些权贵的财务算是小打小闹,看在那么多银子的份上,庆和帝愿意为朱嘉懿一肩担了,那么士绅一体纳粮简直就是挖士绅的根基,大魏朝廷靠的是官员治国,而在皇权不下乡的乡下,靠的则是那些乡绅地主。

这些乡绅地主怎么来的?多数是朝中有人为官的家人。

大魏到了现在,天下大事早就不是皇帝的一言堂了,士绅一体纳粮纳税无异于得罪全天下的士绅,那时候皇帝就是孤家寡人一个,到了那个地步,这个皇帝还能做下去吗?

“宁安,以后这些话不要再说,否则朕就收回你编练新军的权利,好好呆在坤宁宫等着朕为你选择驸马乖乖备嫁。”

朱嘉懿不觉得意外,如果庆和帝有如此魄力,大魏的国力也不会一日不如一日,糜烂到了如此地步。

她很乖觉地向庆和帝认错:“是儿臣孟浪了,还请父皇不要放在心上。”

庆和帝看她这样,心下又觉得怜惜,叹口气意味深长地和朱嘉懿说:“宁安,你还小,国朝的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既然赢得了对阵,就说明你在练军上确有天赋,那就好好练军吧,朕盼着我儿练出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血大军,扬我大魏国威。”

“是,儿臣遵旨。”

庆和帝这才有了笑容,“皇儿,准备到哪里练军?”

“启禀父皇,儿臣准备到山西境内练军,儿臣想过了,因为山西大灾,很多人离乡乞讨,许多田地都荒废了,还有很多流民忍饥挨饿,与其等这些人被那些反贼收拢旗下,还不如儿臣将他们收在军中,一是可以给他们一条活路,二是山西反贼多,新军也要见血磨练,那些反贼也可以成为儿臣新军的磨刀石。”

这些理由都是次要的,最关键的理由是,山西大灾,很多田地荒废,她去了便可以收拢这些田地,她拿准备拿山西做示范,让庆和帝多看到一分她提议的好处,以后对改变财政制度就会多一分决心。

庆和帝想了想,除了朱嘉懿这样做自身很危险外,的确是条良策,他很宽慰道:“我儿有麒麟之资。”如果朱嘉懿是皇子....

庆和帝在心里惋惜了一番。

朱嘉懿趁机要了一道若山西发生重大变故,她可以便宜行事的圣旨。

庆和帝想到她去山西定会遇到诸多困难,难得一个公主有如此大的勇气,便给了她圣旨。

朱嘉懿拿到圣旨,忍不住嘴角微翘,有了这道圣旨,就相当于有了尚方宝剑,以后她在山西的自主权就大了。

如果庆和帝知道她到山西会如此大胆行事,恐怕打死他都不会给这道圣旨。

这几年朱嘉懿隔一两日便会和庆和帝一起吃顿饭,父女俩的感情比庆和帝和其他皇子公主的感情深多了,眼见着朱嘉懿要走,庆和帝心中十万个不舍得,又给她拨了一千护卫:“皇儿,新军能不能练成不重要,你的安全才最重要,一定要平安归来。”

“放心吧父皇,儿臣还要赶回来恭贺您的寿诞呢!”

朱嘉懿雷厉风行,现在钱有了,圣旨也有了,一返回坤宁宫就见了曾嵘和王纪新,让他们下去做准备,明天一早准时从宫门出发去山西。

另吴用管着的那些工匠和火药也要全部带走,那些才是她现在手里最大的财富。

见所有人都有了安排,唯独落下了周清微。

周清微上前:“殿下,难道您不准备带臣女去吗?”

“清微,你是周学士的孙女,如果跟着本宫去山西,你祖父会答应吗,你母亲不会担心吗?”

周清微一滞,确实,她母亲就她一个女儿,绝对不可能让她一个千金小姐跟着宁安公主去山西那样的地方,听说山西连续几年大灾,早就民不聊生,遍地饿殍,还有很多人起义造反,十分混乱。

“可是殿下,如果臣女不去,谁来照顾您的饮食起居?臣女一定会说动祖父和母亲,请殿下稍等臣女。”周清微定了主意便直接出了宫。

朱嘉懿见劝不住,便随她去了,她大概也知道周清微为何会如此迫切的要跟她一起去山西。

她虽然是嫡女,但境况并不怎么好。

周清微回了学士府。

祖父周恒已年过六十,面容清瘦,一双眼睛温和有神,当她告知了周学士和自己的父母要跟着公主去山西练兵的时候,果然,祖父和母亲都坐不住了,倒是父亲一脸的不在意。

周清微母亲哭得肝肠寸断:“清微,你一个千金小姐,为何要去山西那么混乱的地方?那里太危险了,你如果有个三长两短,让我可怎么活?”

周清微的父亲冷哼一声:“这都是她要逞能的后果,当初如果不是她闹着要去宁安公主那里当女官,何至于现在要跟着去山西!”

周清微的祖父周恒则是皱着眉细细思索。

“清微,这事儿还需要从长计议,你且呆在家里住一晚。”

“祖父,明日公主他们就要出发了!”周清微着急。

“祖父知道,容祖父再想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