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摘下墨镜:“梁医生?我听今安提起过你,方便请你喝一杯茶吗?” 梁商君停顿片刻,微微一笑:“好。” 他今晚值夜班,抽了两刻钟的时间,回去的时候,正逢楚今安下班。 “路上注意安全。”梁商君好心情道。 “梁医生再见。”楚今安是看着他跟唐涵婷一起出去的,想提醒一句,又觉得梁商君有分寸,于是作罢。 已是晚上,梁商君一人回到科室,坐在办公椅上,仰头望月。 低头,抽出钱夹中的一张老旧照片,照片上是三个人,他端详片刻,指腹珍重地摩挲着。 很容易认出来,脸最冷的是阿珩,旁边是他,还有另一个,面容模糊的青年。 “钟兴,善恶终有报,你的死不会白死。”他低喃了句,“我们都在查,不过阿珩最近似乎……” 他念起那日喝茶,眼底有清浅的光。 忽而想到四年前的一件事。 那时他远在海外求医,却收到了傅容珩的亲笔信,笔锋如游龙,信中无它,异常简短。 只嘱托他照顾一个人。 准确来讲,不是嘱托,是务必! 傅容珩性情冷疏离,惜字如金。 这些年来他们极少通信,一旦通信就是国家大事,那是梁商君第一次听傅容珩在信中提起旁人。 后来,梁商君在学校看到了信中提到的人,明眸皓齿,眉眼如画,姓楚名今安。 世上才能之辈多的是,能让楚今安在国外顺风顺水,平步青云,是背后有人给她铺的路。 即使远隔千里迢迢,横跨半个海岸。 三月初春归国的一艘邮轮,梁商君与楚今安巧遇,看似意外,实则安排。 他的羽翼,于乱世中,密不透风。 甚至——自年少时起,用尽沉默心血,培养她。 少有人知,年少的傅四爷,与如今大不相同。 体弱多病,缠绵于榻,一碗中药,十三余年。 一身病弱骨,手腕戴佛珠,最善权谋术,于病中撑起半壁江山,唯一不变,是数年狠戾薄情。 梁商君初识楚今安,是十年前的一封家书,那时他们尚在军校,可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每个人都盼着一封书信,但傅家从不寄信来,傅容珩也从不写信回,即使偶尔来信,落款是楚,他也不曾多看一眼,轻飘飘的扔,淡到死。 “伤春悲秋,看什么。” 这是傅容珩这里,唯一的答案。 确实令人惊讶,但一想到北城军阀傅家的家风,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规矩为上,森严冷血,又会觉得理所应当。 直到有一日,大雪纷飞寒冬夜,一个年幼稚嫩的女孩子独自一人坐着火车,两日一夜来到陌生城市,跌跌撞撞到军校来! 浑身冻得瑟瑟发抖,脏的像流浪猫,唯有眼睛黑的透彻。 正逢梁商君外出军校,女孩子的手指鼓起勇气抓住他的衣袖,颤抖着细软青涩的声音说。 她来找傅容珩。 那是梁商君领她进的军校。 一路上年幼的人异常沉默,警惕的好像随时都会逃掉,双眼一直盯着周围从未见过的场景。 直到见到傅容珩,敏感紧绷的神经才在某一个瞬间松懈下来,像是找到了熟悉的、踏实的安全感。 那同样是,梁商君第一次见到,傅容珩如此阴沉的脸色。 那天,深夜,半盏灯未灭。 年少的傅四爷把人训到哭,低哑的咳嗽声接连不断,压抑的音色还是溢出喉咙,病骨未消。 严厉的训斥声和另一道破碎的哭声构成了那天晚上唯一的色彩。 “我给你写了好多封信,你不回我、我的信……我怕你出事,我好久没见到你了……” 楚今安哽咽地说。 “家里人知道你过来吗?” 她摇头。 “火车站尸横遍野,如果有人对你图谋不轨,你有自保的能力吗?” 她还是摇头。 “我离北城不出一年,教你的规矩全都忘的一干二净!” 最后那道沙哑低磁的声音下定结论,过于阴沉的语气使人生畏:“你是不是找死,楚今安!” 她身体哆嗦,疲惫不堪,吓懵了,一个劲想抱他汲取温度:“可是我想你了,四哥……” 对于傅容珩这样的人来讲,当年楚今安的所作所为,任何时候都算不上惊喜,而是擅自做主的麻烦和需要承担的后果。 他推开她,让她站直,不准哭。 最后他平静问:“你是打算让你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对吗?” 傅容珩的面容在灯火下没有任何表情,棱角冷冽,风骨挺直,一字一句随着咳嗽声,刺在楚今安身上。 是逼问,是答案。 她思想懵懂混沌,承受不住,直愣愣的看他,茫然又无措地抓着他衣袖。 他让她自己给家里人打电话报平安。 她不敢,逃避,躲在他身后。 他说好,不打电话,就让他们一直为你担心。 愧疚压垮了楚今安,电话通后,面对因为她任性消失而翻天覆地慌乱恐惧的父母。 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多么荒唐。. 直到电话挂断,她小脸煞白,一丝血色也没有,睫毛不停地颤,忐忑不安的看着面前没表情的人,连呼吸都不敢喘,小心翼翼,声音发抖,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 “我错了四哥,你别生气了,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