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玄幻魔法>溯流文艺时代> 第二九一章 师资(万字求订阅,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九一章 师资(万字求订阅,求月票)(2 / 5)

片子。 没想到,这事最终还是成了,两边上映时间只差了一个月时间。 对冯晓宁来说,《第二世界》在国内上映,肯定是一件好事情,能引起大家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兴趣。而且《蝴蝶效应》跟《第二世界》这两部电影还是有关联的,毕竟原著作者都是一个人。 最最关键的是,《第二世界》是十一月中旬才上映,而《蝴蝶效应》是十月下旬,中间差了好几个礼拜,时间上错开了。 关于这次引进《第二世界》的细节,冯晓宁有所耳闻。 一开始****那边放话,把引进国外大片的事情交给了中影集团,让他们跟外国的影视公司商谈,决定引进哪一部电影。 但其实,整个过程都是广电那边把控的。 也就是说,这次引进《第二世界》不仅仅是商业上的考量,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考虑。 而且,原本要引进《亡命天涯》时,中影那边是准备先在几个主要城市上映,其中包括燕京、上沪、渝市等大概六七个城市。 不过决定引进《第二世界》之后,公映规模一下子扩大了不少,从原先的几个城市扩大到了二十多个城市,增加了包括羊城、南京这些城市。 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第二世界》有于东这个因素在里面。 就因为《第二世界》的原著作者是中国人,所以政策上要放宽很多。 九月九号早上,冯晓宁给于东打了个电话。 “于老师,恭喜啊,《第二世界》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这次广电和中影动作很大,《第二世界》拿下今年的票房冠军,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而且我觉得,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很多年都破不掉的记录。” “冯导你这说的有些夸张了,一开始肯定会有很多阻碍的,想拿一个惊天动地的高票房不容易。不过这也算是一个进步吧,我也要恭喜你啊,分账出来了,《蝴蝶效应》的票房肯定不会低。” “希望如此吧。”冯晓宁笑了笑,又突然提起于东的另外一本书,“于东老师,《七号监狱》这部小说有授权给别人么?” “怎么,冯导对这部小说感兴趣?” “其实我对《最后的城》更加感兴趣,不过我知道我肯定拍不了,《七号监狱》倒是可以试试。” “冯导,《七号监狱》可不容易啊。不过,你既然有兴趣,我就跟吉米说一下,回头你们可以聊聊。你也知道我的,这些事情我一般都交给经纪公司那边处理。” 主要是于东自己去谈,很多话不太好说。 对此,冯晓宁也表示理解。如果可以选择,他当然更愿意跟于东谈,起码跟于东谈还能打打感情牌。 冯晓宁跟吉米接触过几次,对方是个非常精明的商人,非常不好对付。 挂了冯晓宁的电话之后,于东就跟程砚秋一起回了上沪,他们要去参加刘江的婚礼。 刘江的婚礼很隆重,他的玩具厂现在做得非常红火,让他赚了不少钱,年前的时候还给于东分了一些红。 婚礼在酒店办的,有四五十桌,除了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其他大多都是跟刘江在生意上有往来的朋友。 这段时间,可把于东他爸妈给累得够呛。刘江母亲早逝,父亲又年迈,很多事情都是秦芳跟于汉声帮忙操持。 有些来宾不知道刘江家里情况,甚至以为于汉声跟秦芳是刘江父母。 后来婚礼上,于汉声还上台念了证婚词,好好露了把脸。 坐一起吃饭的时候,秦芳看着大厅里热闹的场面,颇为骄傲地跟她未来儿媳说:“落落啊,今天这婚礼可有我跟你叔叔的功劳在里面。所以你放心,等到你们结婚的时候,肯定会更好的。你们想好了么,到时候婚礼走什么路子?我看刘江他们这样也不错,落落你身段好,长得又这么漂亮,穿婚纱肯定好看。到时候我再去找裁缝给你做几套旗袍,后面回门什么的都可以穿。” “阿姨,我跟于东商量了,觉得还是中式的好,红衣服喜庆。” “中式也好啊,你穿中式礼服一样好看。而且我还认识专门做中式礼服的店,后头我去问问,一定要给你做一套全上沪最好看的礼服。” 于东在旁边笑道:“这事现在考虑有些早了吧。” “一点都不早。”秦芳给自己儿子一个白眼,“你就是没经历过,不懂。” “我要经历过,那还得了?” “你这孩子,会不会说话?我是说,你没经历过操持婚礼,很多细节你不知道。就比如酒店这事,你跟你落落结婚,不管是在上沪还是在金陵,肯定要一个很大的厅。这种厅比较少,肯定需要提前很久预订。” “说完酒店,再说这结婚礼服的事情。落落嫁过来,我们能亏待她么?女孩子一辈子就结一次婚,这礼服肯定很重要的呀。漂亮的礼服肯定要量身定制,没几个月时间都不行。还有结婚时接送的车辆,都要提前安排吧……” 说起婚礼,秦芳一谈起来就没完,不过看到只有程砚秋一个在认真听,便瞥了丈夫跟儿子一眼,拉着儿媳妇的手,认真地跟她聊。 “哎,于东,你也来啦。” 于东正在看远处挨桌敬酒的刘江夫妇,忽然听到旁边有人喊他。 他扭头一看,一个六十来岁,两鬓斑白的老头笑眯眯地看着他。 有些眼熟,却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对方看出于东认不得他了,便笑道:“你上小学那会儿,我是学校的教导主任。田为章,你还有印象么?” “哦,田老师啊,好久没见了。” 于东不是敷衍,他确实想起来田为章了,当时于东在红星小学上学的时候,田为章是教导主任,后来于东上高中时听说田为章升了校长。 其他人也站起来打招呼,于东父母对田为章没印象,毕竟田为章没有教过于东。 “你们好,你们好,我是正好路过这桌,看到了于东,越看越像,就试着打个招呼,没想到还真是。”田为章笑着解释。 于东看着田为章手里端着的酒杯,知道他这话可信性不高。就算是田为章记忆力超群,光凭于东小时候的样子就能认出他,可能性也不大。 不过也不能让他把酒杯这么一直端着,于东端起果汁敬道:“田老师,我不喝酒,以茶代酒敬你一杯,希望你不要介意。” “好好好,这杯我干了。” “不用……” 于东刚开口要阻止,田为章就用杯子跟于东碰了一下,然后仰头把杯中酒一口干了,“你跟我喝酒,我高兴。咱们红星小学,能出一个你这样的大作家,是我们学校的光荣啊。” “田老师,你过誉了。我能有今时今日,也全靠学校栽培。” 田为章看着于东,感叹道,“哎呀,岁月不饶人啊。当时候你在学校的时候,我还记得,你没多高,别旁人都矮一点,天天就背着个小牛仔包,早上上课经常迟到,一迟到就被罚站。我早上巡校的时候,总会见到你,还有那么特定几个同学。不过你不一样,那时候你学习就好,你们班主任魏长科不舍得罚你,别人要是天天迟到早就吃竹棍了,你呢,顶多给你罚个站。” 听到田为章这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