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瀚东暗骂一句,这里都是大老粗,掉什么书袋子啊。他解释道:“不能打,也不能降,那就只能逃跑了。”
潘大牛咧嘴笑道:“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那我们赶紧收拾东西跑路吧。”
罗本大正要下令。
“大家稍安勿躁。”虞瀚东叫住众人道:“就算是逃跑,我们也得有个计划,不然所有人乱哄哄的冲下山,必定会中了孔俨的埋伏。”
一听此话,所有人站在原地不动了。
罗本大发话道:“那就由阿东兄弟为我们谋划逃生之路。”
虞瀚东朝罗本大拱了拱手,道:“我的计划就是化整为零。每三至五人一组,天黑后,烧了山寨,引官兵来攻,我们再乘乱逃脱,等逃出去后,再到约定的地点集合。各位可有异议?”
众人自然无异议。
接着又商量了些细节,比如人员的分配、逃跑的路线、时间的选择、会合的地点······跟着就开始布置任务。
--------------------------------------
戌时中,夜色弥漫,际此万籁寂静的时刻,须句山上突然燃起了大火。
埋伏在山下的郯军部将立功心切,赶不及将这情况报告给中梓城守孔俨,他率领着手下的边军冲上了须句山。刚冲到山腰,前面的士兵突然惨叫连连,纷纷掉进了布满朝天尖刺的陷阱,倒下了一大片。紧接着无数檑木从山上滚下来,如海浪般卷了过来。郯军立即连滚带爬地掉头往山下跑,这时他们只恨爹妈给自己少生了两条腿。后军不知情况仍在张望,撤下来的士兵那管得了这么多,乌泱泱地夺路而逃,顿时前后军乱作了一团,来不及逃命的都丧失在了檑木之下。
等郯军部将收拾好局面,中梓城守孔俨已经赶到了,他将擅作主张的部将臭骂了一顿,接着重新组织人手,亲自带队小心翼翼地向山上合围。
当孔俨带兵来到山顶时,山寨早已经化为灰烬,山上不见一名山贼,搜索的士兵只在一排石屋里找到了昨日被山贼虏去张将军和赵裨将。
--------------------------------------
虞瀚东和罗本大、罗妙英、潘大牛躲过了郯军设在山下的岗哨,重新钻进了丛林里,凭借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他们一路朝着东北方向而去。绕过中梓城,日伏夜行,又走了两天,在离洛河约有三天路程的偏远地区停了下来。
等了两天,大部分人都陆陆续续来到这地方集合了,只有少部分人没来,他们都是后来加入须句山的。想来这些人是不会来了,人各有志也不能勉强。
因仓促逃跑,带的粮食并不多,现在最主要的是重新找个落脚点,解决温饱问题。
于是这天罗本大召集了亲信头目商议对策。
黄志先汇报了下目前的情况。现在所有人加在一起共六百多号人,带来的粮食即使省吃俭用也只够吃三天了。还有最近官府的人似乎已经察觉到了这里,想必他们很快会派人来这里打探情况。
罗本大脸色有些疲惫,连日来的奔波、操劳让这名铁骨铮铮的硬汉渐渐有些吃不消了。他看了看身旁的虞瀚东,后又扫视了众人一眼,叹了口气说道:“弟兄们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说。”
沉默了片刻,久未露面的丰充忽然提议道:“既然已经山穷水尽了,我们不如散伙吧,这样也好保全自己。”
一名姓高的头目跟着附和。
丰充见自己的提议竟然有人附和,不免有些沾沾自喜。
“要走你走,反正我们是不会散的。”
说话的是一向心直口快的罗妙英,她一向瞧不起丰充。
罗本大没有理会丰充的提议,径直问道:“还有别的意见吗?”
这时虞瀚东问道:“罗大哥可有什么想法?”
罗本大沉吟片刻后道:“我想了下,现在南方的郯国和邳国都已经容不下我们了。为今之计,只有越过洛河,去往北方的罗国发展。我听说罗国境内山多地形复杂,我们到了那里即使不干拦路打劫的买卖,也能靠山吃山,养活自己。”
潘大牛直接赞成道:“我听罗大哥的,罗大哥去哪我就去哪。”
罗本大笑了。
这时罗妙英、黄志、白五一、刘元毅等人也都同意过洛河去罗国。
罗本大见虞瀚东没说话,不禁问道:“阿东兄弟,你是否有别的想法?”
虞瀚东油然道:“我只是在想怎么才能搞到船只。”
罗本大拍着虞瀚东的肩膀,不由得大声笑了起来。
现在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前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大伙重新焕发出了旺盛的斗志。
接下来罗本大带领大伙向洛河沿岸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