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离开(2 / 3)

对,一个小姑娘而已。”

邱月明回到病房的时候,黄远清已经察觉出他们之间奇怪的氛围,“怎么了?”

“没什么。”

“是吗?”黄远清还是盯着她瞧,“我怎么觉着你对顾问们有点意见?”

没有得到邱月明的回复,他好心提醒道:“他们德国人是很死板执拗的,就像刚才那位希普林上校,别看他平时一副好脾气的样子,但你可别踩他的痛脚,要不然,执着的吓人。”

“我只是对你们国军聘请这样的团队有些失望而已。”

“失望?”

“黄少校,恕我直言,老百姓给政府的血汗钱,不是用来聘请无能的团队。”邱月明道。

“无能的团队?”黄远清咀嚼了一下邱月明的话,很快理解了,他解释道:“按照柏林与南京的协议,德国人是不需要参加正面战场的,这次的失败,其实……咳咳……”

黄远清突然停下,伤口的复发使他不住咳了起来,于是那几乎脱口而出的一些事实,就这样避而不谈地放弃了:“算了,没什么。”

“没什么?”

“好了,这件事情,以后别在希普林上校面前提起了。”黄远清坚决地说道,他未继续下去的话中似乎藏着其他心事,邱月明一时也不好再追问。

“上海目前的情况显然不适用于当年的欧洲战例,塞克特防线的失败便是最大的证明,苏州河不是法国马恩河,接下来该怎么做,应根据实时而决定。”此时,在撤退的苏州河岸,国民政府军的参谋部内,一众德国人正面对眼前的地图发愁。

尤其此次的败退,引得远在南京的布鲁赫中将连夜赶了过来。

“我早说过我们应该把主力部队放在虹口区,尤其是先发制人,可是中国政府的犹豫造成了目前的情况。”威尔克上校说。他对中国地形有过深入研究,当初就不赞成部署在上海的那段塞克特防线,现在事实证明了一切。

“可是你们看这个地方,淞沪三角河道交错,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根本没有防守的空间,不但如此,它还给日军提供了最佳的轰炸地点,要我说,我们应该再往后撤退一段,力求保留充足的实力等待反扑。”另一位德国军官罗宾.舒泽指着地图道,“或者我们也可以在夜间实行攻击。我观察过目前为止日军的作战规律基本集中在午后一两点,当太阳最大,人们感到疲倦的时候,他就会对某一个目标点实行空袭。所以白天我们以隐蔽为主,夜间再实行潜伏。”

“不,中国的军事装备落后,夜间除非我们有十足的把握选中目标,要不然无疑是浪费炮火。这对目前中国政府紧张的军备来说可不是好事。”布鲁赫反驳道,同时他将问题抛给诺伯,“你认为呢,希普林。”

诺伯没有说话,他环手抱臂,盯着面前的地图很久,问道:“南京总部知道现在的情况吗?”

“上将先生已经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布鲁赫说:“他认为万不得已的时候就该撤退。”

诺伯皱了一下眉,罗宾.舒泽接着道:“这是最好的办法。诺伯,你该知道的,一个军队的失败不代表它要把战争全部打完,而是它的损伤一旦超过五成,那么一切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中国军队目前就是这样的情况,如果现在不撤退,他们可能会面临更糟的境遇。”

布鲁赫也补充道:“中国政府在决策这块一直做得不算好,他们非常犹豫。当初我们就劝过他们,应该提早进攻,可是他们的犹豫害了他们。现在关于撤退,蒋j石对国际上依然抱有很大的希望,虽然这在我看来并没有多大用处。”

“恕我直言,我们从闸北退守到如今的地步,陶德曼大使负有一定责任,他不应该欺骗南京政府。”诺伯说,虽然邱月明的那些话曾让他一度很气恼,但他确实找不出任何反驳的理由,因为顾问团的每个德国人都很清楚这次是驻华大使陶德曼参与了中日调停,从而耽误了中国军队的进攻时间。

对于败退,在座的顾问们心里都很清楚,但不管如何,布鲁赫都必须提醒眼前这位尚年轻的德国军官:“好了,诺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谨记自己的身份,帝国军人的职责,一切都应以帝国利益为先。”

“是,长官。”

再次回到讨论中,布鲁赫指着地图道:“我们现在背靠苏州河,坚守的还有罗店,蕴藻滨,大场。”

“是的。但这些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防守位置。”罗宾.舒泽说。

诺伯盯着那张地图很久,然后用笔在上面画出一个长长的箭头,道:“既然没有办法防守,那就只能主动进攻。我建议调遣48军一路,66军二路,98师三路,组编三路攻击兵团,以最快的速度,在今夜对日军实施全线反攻!”

“这很冒险。”威尔克道。

“我知道,但是伙伴们别忘了,军校的第一堂课就告诉了我们,兵贵神速,所以这个险我觉得可以冒。”

布鲁赫盯着地图沉思了很久,最后决定道:“罗宾,你立刻拟写一份作战提议,一份发往南京,一份给张治中将军。”

“是。”

暮晚的时候,太阳一落山,外头便响起了炮火轰鸣,黄远清顾不得伤口,从病床上倏然起身,张望着外头。

邱月明见黄远清紧张的神色,心中也跟着担忧,将目光投向硝烟弥漫的远处,除了祈祷别无他法。

那是在凌晨的3点,传令兵用仓促的步伐带来了一个振奋的消息:经过一夜血战,我们夺回了蕴藻滨南岸的所有阵地。

一瞬间掀起了大家的欢呼之情,在经历长期失败后,短暂的胜利大大鼓舞了人心。

第二天,邱月明扶着黄远清散步的时候,被路过的诺伯看到,他主动问道:“你好些了吗,黄?”

“差不多了,如果不是这位邱小姐,我可能早就回前线去了。”对于邱月明的照顾让他于心难安。

但很快诺伯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听说邱小姐一直准备回去。正巧,我有一个朋友是上海禅臣洋行的经理,他最近要运一批货回去,也许会经过这段路,我可以让他送一送邱小姐。”

“现在?不合适吧?现在还正是两军交战的时候。”黄远清不赞成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