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宁可可还觉得宽敞的牛车,瞬间被一众人围起来后,别说咋呼呼在警惕着闷重喘气,单她自己也没好到哪去。
活了两辈子,她都生长在南方,这最大的愿望,就是身高能长到1米65,虽然自己有在一点点长高,但这放在一群北方人里,压根儿就不够看的!
别人站着大高高,她坐着还没筐篓高呢,但站起来明显不礼貌,还能怎么办?
围过来的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一度过于混乱。
宁纵倒是觉得这样还不错,过来的人多了,买的才会多呀,所以他是很热心地介绍起来:
“平菇馅香菇馅价钱一样,便宜又实惠,蒸包七文不讲价,烤饼单个八文两个十五,数量有限,卖完为止!”
这些吆喝的话术,他都是在以前的时候,宁可可说出后就记住了,毕竟自己妹妹一个女孩子,在京城还是要保持形象的。
如果不是买铺子归名,他也没打算让宁可可出来,年前有自己和二弟,年底铺子整出来就能搬过去,柜台里才是宁可可该待的地方,何苦一大早上的出来受这罪?
食物的价格可以说是相当低了,对喜欢吃蘑菇的人来说更是可遇不可求。
众人听了明确的价钱后,便有一两人马上买了几个带回家。
筐篓外面用来保温的草席已经撤掉,在最上面的一层棉布揭开后,一个个手心大的、黄灿灿的蒸包,还在冒着热气,有经验的人一看就知其中的蹊跷:
“你们这蒸包的面,怎么蓬松得这样好?不是我夸张,感觉跟福德楼的招牌肉包的样子,不相上下。”
“快快快,我银钱都付了,这蘑菇味也闻了有一会儿,怎么还不给我装?”
左边的两筐蒸包由宁纵负责,右边的两筐烤饼是宁许负责取,宁可可只坐在中间用油纸打包。
宁纵是按付银钱的顺序给拿的,给到这位食客后,之间对方拿到手,并没有转身走,而是直接吃了起来:
蒸包的面皮发酵的极好,蜂窝状的结构在咬下去后瞬间被挤压,更是称得皮薄,且里面的热腾腾的香气更是在冬日里看得清楚,香菇的味本就霸道,再加上油花汤水的渗出,周围人的眼神更是不离开蒸包一寸。
这食客被人看得有些不自在,说话间也不知是哈的气还是蒸包的温度:
“一口下去就能吃到馅料,这稍咸的口味不仅适中,还连小菜都省了,再来两个,烤饼也来两个,好吃!”
话落,蒸包也被一口吞下,更是有人似乎感同身受一般,咽起了口水。
有着观看吃播经验的宁可可,完全能理解他们此时的感受,心动想买但是又有些贵,不买还馋,越得不到越想要就是如此。
因为食客的好评,还有边上才起床开店门的掌柜,见有热闹也凑过来看了会儿,结果就是想吃、付钱、打包带走。
也就不到两刻钟的功夫,四百个蒸包烤饼就卖完了,更是有许多人问了以后是否还回来,也算有了第一批回头客。
要不说人多的地方,机会也多呢,但只蘑菇馅还是单调了些,正趁小市,宁可可便打算转转看,买上一些新食材,也丰富下馅料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