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在琼际山工作的人都变成危险人物了。”一个人打趣道。
“琼际山上的工作是必须的。”一个年长的声音肯定地说。
我周围一名带着眼镜的男子抱着手说。
“如果将琼际山设为禁地,看着过去那里几天才回来的大人,也会让小孩子感觉‘入墨’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吧。”
“我觉得可以公开中继站的坐标。”一个人积极地回答道。
“我同意你的观点。”
“我也认为,总要让探险的孩子知道自己是受到保护的。”
又一人提问道,“但万一小孩子去那里觉得有恃无恐怎么办?”
“不如只告诉所有大人吧。”
“我认为已经去往暨成学校的孩子也需要告知才行。”
“刚毕业就告知吗?会不会太快了一点。”
“还是等他们能够进入众议会之后,再说比较好。”
“我赞同这一提议。”
“我也是。”
“另外,得事先把中继站扩大一点,足以容纳需要帮助的人才行。”一个有朝气的女生建议着。
“的确。”
众人赞成道。
“对了,这样怎么样?如果小孩子想去,就征询父母意见,可以等待家长有空的时候一起去!”
“这样不错。”
“很棒的提议,会安全许多。”
“如果下次谁想去,也可以和中继站的工作人员预先通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一个男声疑虑地说,“中继站是工作人员休息的场所,会不会太麻烦人家?”
“的确。”
“还是向野中的事务司申请吧?由他们集中确认的话就能及时统一安排了。”
“我同意,不然中继站的工作人员可太忙了。”
“我赞同,这应该和需求传递的事务一样可行。”
声音听起来有些温吞,望去便见到熟悉的身影,是上野事务司的监礼。
其他事务司的人员也赞同道。
“那我先把目前的提议总结一下,”掌守温和的声音格外响亮的传进脑海里,我想应该是中枢院的掌守。
“关于小孩子想要探索琼际山的应对方法。
我们需要先扩大中继站的面积后,向大人们以及能够参与众议会的暨成学校学生公开它的坐标;需要进入琼际山的需求,由各野事务司统一确认,与中继站的工作人员沟通安排。”
“不过,万一小孩子还是偷跑过去怎么办?”
“我想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他们有想法能和我们倾诉,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听见声音我辨认出来那应是舜月的母亲。
“我想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小孩子能信赖我们才行,不然他们会什么都不愿意告诉我们的。”
和蔼的话语,是一名保育课程的老师在说明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话,我们不光要告诉孩子想要去琼际山的话,在我们陪同下去琼际山是可行的。
如果觉得无聊的话,和玩伴的家庭一起结伴去也行!”
“这个提议不错,小孩子有玩伴在一起更安心一些。”
“保育课程的教学,我们也会着重指导大家对于如何和小孩子建立信赖的部分。”
“辛苦你们啦。”
所有人对于结论感到满意般发出赞赏,整个场景弥漫柔和温情的气场。
“好,那么我来总结一下大家的观点。
除去刚才所提到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学会如何与孩子建立信赖的关系,并同意能和孩子的玩伴及家长一起去琼际山。
我们一致同意这是行得通的,对吗?”
“是的。”
“没错。”
所有人赞同的回答。
掌守又说,“那么,下面我们要取得另一个问题的一致意见:我们的建议是不是最好的?”
“显然是这样。”
“的确如此。”
“好,对于所有小孩子一视同仁,我们所提供的资源也是一样的。”
“是这样。”
“是的,没错。”
“那么对于下面的问题,你们的意见如何?”
“什么问题?”
“攀登需要的体力是有些孩子好些有些孩子差些,还是所有孩子都是一样的呢?”
“不一样。”
“他们当然不是一样的。”
“那么在我们攀登的过程中,哪些人能跟上我们成年人的步伐呢?
是受过更多体能教育的孩子,还是受过手工制作熏陶的小工艺家们?”
“原来如此。”有人轻笑道。
“哦…我懂你的意思了。”
“希望小孩子能在琼际山平安往返,更多的进行体能训练,并模拟可能遇到的危险告诉他们应对措施。
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吗?”一个成熟的声音响起,理性地答道。
“的确没有。”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小孩子在提出想去琼际山之后,让他们在登山之前达到一定的体能指标才行。”
“确实应该这样。”
“那么在我们进行测量之后,在保育课程中我们会根据相应的体能指标,并做出训练辅导的方案公布出来。”
“加上这一项的话,”一人认真地思忖着,“我想我们所提议的办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对于保护小孩子是最好的。”
“我同意。”
“确实是的。”
“没错。”
议会没过多久接近尾声,周遭的话语声越来越小,眼前金黄的麦穗翻起的浪头越来越大。
迎着爽朗的风,麦穗被卷上天空像扬起的龙卷风朝我们袭来。
麦穗在空中旋转且升腾,刮在我们身旁,却没在我们身上留下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