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第6章 李斯之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李斯之死(1 / 3)

【李斯,楚国人,从师于荀子。曾有言“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于是入秦,拜入文信侯吕不韦门下为舍人。】 水镜中传出的声音打断了李斯越飘越远的思绪,他一抬眼便见到自己的头像出现在水镜的正中央,取代了原先的画面。 【除却沙丘之变,后世对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封名传千载的《谏逐客书》。】 哗啦。 镜中李斯的头像淡去,一捆竹简宛若被人甩出,从右到左缓缓摊开,竹简之上字迹宛然,现出那一篇后世大名鼎鼎的谏书。 竹简之上熟悉的字句让李斯神情怔然。 【这一切要从郑国渠的修建开始说起。】 【在当时,一个名叫郑国的韩国人来到秦国,为消耗大秦国力使其无力伐韩而提出了修建郑国渠的建议。这本是韩国人自作聪明的“疲秦”之策,却在实际上起到了助秦之功。尽管在修建过程中,郑国间者的身份暴露,韩国人的阴谋也被揭穿,但他能言巧辩,以万世之功说服秦王政,不仅没有杀他,还任命他继续修建郑国渠。】 这是哪个鬼才提出的疲秦之策啊? 看到这里的众人哭笑不得。 ——韩国这是主动给秦国送人才啊! 【事实证明,秦王政的决策深富远见。郑国渠修成后,关中农业地貌为之一改,土地肥力大大提高,收获了四万余顷盐碱地。即便两千年后,大名鼎鼎的郑国渠也被后世之人视为华夏众多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甚至进入世界级灌溉工程遗产之列。】 听到水镜中仙人的赞扬,秦始皇嬴政神采飞扬,似乎回到了当年最意气风发之时。 那时,一度执掌秦国权柄的文信侯吕不韦刚刚被罢免相位,年轻的秦王政终于得以彻底掌握大权。他意气风发,睥睨天下,力排众议任命郑国继续修建郑国渠时,也未尝料到,此渠竟当真成就了万世之功。 水镜中白雾聚拢又散开,现出历经两千年地貌变化之后,由后人维护的郑国渠。 莽莽群峰之间,碧水滔滔,一座石桥上,导游正在对身后的旅行团介绍:“这是郑国渠,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修建于秦始皇时期,由郑国主持……” 历朝历代无数时空,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用不可思议的目光注视着这一切。 被点名的郑国本人更是受宠若惊。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因为这一条郑国渠而留名青史。 ——这一平行时空的秦国,此时正是秦王政十年,郑国正因为奸细身份暴露面临死亡危机,秦国宗亲大臣们也嚷嚷着要停止修建郑国渠,免得中了韩国人的奸计。 突然听到天幕点名,争执不休的大臣们顿时安静下来,一秒钟转变立场:“此渠必须修!” 然后,他们又为另一件事争执起来: “郑国乃韩国间者,断不可信。臣愿为大秦修建此渠!” “臣精通水利,愿为大秦效劳。” 朝堂上顿时吵成一锅粥。 你们那是想为大秦效劳吗?分明是馋修渠的名声! 有人十分不屑地看着他们,然后上前一步拱手,另辟蹊径:“王上为天下开辟此渠,臣以为应名之为秦王渠,以系万年。” 此言一出,众人十分不耻。 ——我们之中居然混进了一个马屁精! ——吾等耻与之为伍! 然后,他们纷纷进言:“此言有理!此渠为大秦所修,王上所建,合该称为秦王渠!” 秦王政闻言十分心动,想了想还是拒绝:“寡人何必与臣下争功。即便郑国渠以郑国为名,后世之人便不知寡人之功?” 封建王朝的体制下,任何人立下任何功业,皇帝都理所当然要分功。毕竟若是没有皇帝的支持和允许,这份功劳又何来? ……不过,之后再建设其他工程的时候,他倒是可以试一试用自己的名号来命名。 无独有偶。 大汉、大明、大唐……其他时空的无数人都动了心思,欲要效仿郑国之举。 大唐时空,程咬金开始幻想:“俺也想建个程公渠,试想千年后的人见到程公渠,便知道那是我大唐卢国公程咬金建的!” 侯君集无语地打断他:“醒醒,你不会修渠。”大白天的,这就开始做梦了? 上首的李世民笑着开口道:“卢国公虽不会修渠,却可效仿古人,燕然勒功。” ——东汉之时,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勒石以为记。此即燕然勒功。 此时的李世民,刚刚一雪渭水之盟的耻辱,他的目光望向殿中悬挂的巨大舆图。 ——那是七日之前从天幕中看见的大唐全盛时期版图,他命人画下之后挂在这里。 ——此时的大唐疆域当然远远及不上舆图中的大唐全盛时期,嗯,先定个小目标,把舆图上的大唐疆域变成现实。 殿中群臣振奋:“日后臣等灭一国,便勒石为记,使后世子孙知晓我大唐之世!” “陛下说的很对。”程咬金万分兴奋,“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勒石为证,便是那些不孝子孙败了家业,也得记着那都是咱大唐‘自古以来’的疆域,需得收复回来!” 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哪怕大唐没了,新的王朝交替,收复不了咱大唐“自古以来”的疆域,好意思同大唐相提并论吗? ——对,说的就是之前在天幕上出现过的,疆域小得只够塞个牙缝的宋朝! …… 水镜之中,后世人游览郑国渠的画面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千年前修建郑国渠的场景,那道女声似乎很是感慨: 【两千年后,大秦已经远去,帝王将相化作尘土,唯有郑国渠安然伫立,见证青史。】 一阵清幽幽的笛声在背景中响起。 【所以说,始皇帝与其磕药服毒,追求不存在的长生,不如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利国利民之事上。人终有一死,肉.体不能长生,精神却可永存。汉高祖不求长生,他的国号却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扎根于后代子孙心中。那莽莽长城,那历两千年风雨的郑国渠,那无论王朝兴替始终扎根于民心中的天下一统的概念,才是真正可传至二世三世乃至万世不灭之物。】 突然被点名的汉高祖刘邦哈哈大笑,十分畅快:“这后世仙人真是乃公的知己!”国号成为了民族永远的名字,意味着即便大汉灭亡,“汉”这一名号也将长存不灭。 三国时代。蜀汉。 七天前,通过天幕上的王朝变迁得知他们兴复汉室的梦想最终没有完成,蜀汉的一群理想主义者都不可避免地心情低落。 但此时此刻,听到水镜中仙人之语,他们心中的愁绪却像是被一阵风瞬间吹散。 ——肉.体不能长生,精神却可永存。即便最终的结果依旧是失败,他们也要为心中的理想而奋斗到最后一刻。即便大汉不能兴复,大汉留下的精神也将传承后世! 刘备与诸葛亮对视一眼,似乎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梦想不会终止!奋战至死,至死方休! 不得不说,历朝历代平行时空都有人受此鼓舞,立下了一个要将自身精神传承下去的梦想。 唯有秦朝时空的画风与众不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