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在父母的允许下,樱井愿开始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到附近的一间花店打工,走路即可到达的距离,相对灵活的工作时间,并且是一直帮忙照顾家中植物的她比较熟悉的领域,这实在是最理想的工作。店长为人十分友善,没有客人的时候会主动向她介绍常见植物的栽培方法。每次结束工作,愿不仅能了解许多栽培知识,连衣服也因为长时间呆在花店室内隐约透着好闻的花香,可谓收获满满。
说到收获,这是成长道路上绕不开的关键词。周助君他们的网球征程并没有随着全国大赛的落幕而停滞,以往只面向高中生U-17选拔赛向中学网球届发出了邀请,怀揣着相同梦想的大家再度出发,经历使人脱胎换骨的集训后,站到世界网球的舞台上。
选拔合宿的强度与以往自发组织的合宿完全不在同一层次,这点从偶尔的电话和line中能清晰地感知到。训练之外的个人时间并不多,每次在line上简短交谈时,周助君总是立即就回复,打字速度也飞快,有时为了不打扰到他们的集训,邮件成为愿更常用的联系方式。
他们在合宿中亲历的事情,以及其中的收获一定很了不起,所以大家才会有如此惊人的成长。在观看了表演赛和小组赛的录像后,愿惊叹不已。
周助君和裕太君出发时还是秋风微微起的时节,再次见到他们一起回来,街道上的积雪已经消失了好久。
变化仿佛只是一阵春风的事,以至于亲眼看见他们站在面前,声音不再需要通过手机才能到达耳边时,樱井愿难得切身体会何为「百感交集」。
面对面地听他们说起期间的各种事情,简直比她看过的小说还要曲折动人。这段实实在在的经历,是足以在今后的人生中不断汲取力量的无可替代的宝贵时光呢,她不由得想到。
相比之下,之后的中学毕业式更像是为这段波澜壮阔的中三生活平静地划上圆满的句号。紧随其后的是3月1日,这是闰年之外的年份,大家为周助君庆祝生日的日子。
愿从打工的花店带回了一束向日葵,这并不是向日葵开花的时节,但不知怎的,她总觉得这是最适合的生日礼物,努力拜托店长后,总算赶在3月1日前迎来了它们。将花送给他时,她惊觉已经需要稍稍仰首才能对上他的眼睛,去年今日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一年的时光褪去了他剩余不多的稚气,春光所勾勒出的轮廓让愿再次意识到,他们正沿着单行道,逐渐在向大人过渡。
“看到它们就觉得非常适合你。生日快乐,周助君。”
相识以来,他第一次收到她以花作为生日礼物,按照不二对愿的了解,她并没有深入思考到花语这一层,但这还是让他感到十分高兴:“谢谢你,我非常喜欢。”
他接过花后提到了另一件事,“你的耳朵,已经没事了吗?”
闻言,愿下意识地摸了摸耳垂。上周的中学毕业式后,出于好奇,尽管很怕疼,她还是在朋友的邀请下一起打了耳洞。效果拔群的麻药让她高估了自己对于疼痛的忍受程度,最初的兴奋劲儿过去后,延绵不断的痛感带来的是持续的悔意。于是在药物的作用下,耳洞重新愈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还被妈妈嘲笑“简直是白受罪嘛”。
说起来还真是糗事。作为对朋友关心的回应,她侧过脸示意,“当然没事啦,你看,和之前一样了吧。”
静默之后,指尖的热度率先传达到耳廓,垂下的短发被细致地挽到耳后,随后温热的触感落在耳垂上。
等等,这该不会是——意识到是周助君的手指抚过,愿将心中异样的情绪解读为青春期性别差异产生的本能。
如果是小时候,牵手习以为常,拥抱也不足为奇。
只是现在彼此都已经长大了,正如不断变化的身高差,很多事情也许再也不会和以前一样,所以现在的心情才这么奇怪吧……
“嗯,看起来确实没事了。”打断她胡思乱想的是轻抚头顶的手掌,“那么以示庆祝,要不要试试妈妈最近自创的新菜式?”
对这个熟悉的句式,她的直觉已经给出了答案:“难道又是Cajun料理?”
“是不是呢?愿等会儿来尝尝看吧。”
她在对方微笑的表情中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就知道是这个,真是的,周助君到底有多喜欢吃辣呀。”自从小学某次暑假,迷惑于不二真诚的表情,稍微尝试了他最喜欢的食物被辣到原地起跳后,愿就再也不敢相信他在食物方面的推荐和好评了。
果然刚才的想法只是错觉罢了,不管再过多久,他还是那个热衷于捉弄人的周助君。
(七)
谈到高中生活和中学的区别,最令樱井愿不适应的就是和升入其他学校的好朋友咲子分开了。比起小学和中学,高中接触到的人范围要广阔得多,不只是东京各区,同班同学里还有千叶、琦玉和爱知等地出身的。相对的,原来的中学同学也有不少人离开这里到外面就读。
这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愿周围,青学网球部的大家也是如此。在周助君负责制作的毕业纪念相册末页,记录了三年级的大家现在的去向:以医生为志向的大石君升入都内一所知名高中,为今后考取东大医学部而努力;河村君为了为继承家族事业,在学校外的时间里全力修行寿司手艺;手冢君身在德国,正稳步向职业之路迈进。
继续留在青学打网球的,只剩下了周助君、菊丸君和乾君3人。
站在他们旁边的不再是熟悉的面孔,虽说愿明白有聚有散,只要共同奋战在赛场上的就是他们重要的伙伴,可是她仍然忍不住怀念创造青学辉煌的九人队伍。
至于她自己,高中是与中学相反的另一个方向,幸而上学的距离没有太大差别,自行车依旧是最理想的交通工具。
上学路上要经过一段不连续的长坡,这正是从前通往青春台第三小学的必经之路。虽然是走过了6年的路途,不过作为高中生的她看见了与小学时不一样的风景,这里也依旧是她非常喜欢的路程。
每次骑车冲下坡道时,心情总会变得非常轻松,就算只有这点也足够愿忽略放学时通过上坡的费力。
蝉鸣此起彼伏的傍晚,愿正准备像往常一样推着自行车上坡,结果在前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