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眨眼间便闪过,马三保随着郑和出征的那日,朱烨并没有前去送行。 虽然马三保翘首以盼,但到底还是带着遗憾离开了皇城。 马三保觉得朱烨是怪自己的,可是他还是觉得自己决定的事情,仍该坚持。 虽然能够在朱烨的身边,自己得以施展拳脚,可是他的志向不在从商。 朱烨可以理解他,他感恩不尽,若是朱烨不能理解他,他也没有妄想强求。 马三保不知道的是,朱烨没有去送他,只是单纯的不想看见郑和罢了。 朱烨觉得自己既然已经把马三保托付给了李景隆照顾,自然也就不用再忧心了。 他送与不送,并没有什么意义。 最近的朱烨,忙碌着再药山收拾他的宝贝。 自从朱高燧上次管他要走了十个西瓜之后,他这药山就没能逃脱朱高燧的魔掌。 熊孩子三天两头的跑来讨东西吃。 光吃不说,还要连吃带拿,美其名曰回去孝敬他爷爷。 他朱高燧的爷爷倒是占了便宜,可是他朱烨的爷爷到现在还没捞着吃呢。 所以在酷热的日头下辛苦劳作的朱烨,今日算是将要孝敬爷爷的瓜果蔬菜都备齐了。 他寻思着自己爷爷好些日子没来了,若是今日再不来,他就得去五军都事府瞧上一瞧了。 收拾好东西,打道回府,还未蓝玉梁国公府的大门,常升那破锣嗓子声音便已经穿过敞开的大门传了出来。 “听说了没,听说了没,曹国公世子出师大捷,上来就打了个漂亮仗。” “老蓝,该说不说,曹国公家世子的本事,还是能吹上几日的。” 常升在院落中沾沾自喜的声音,一字不落的被朱烨听了个正着。 第一仗就打赢了吗,朱烨的嘴角不自觉的微翘。 看来海上的情况没自己想象的那么危险。 “嘿,朱烨来了?” 因着蓝玉是面朝大门的,所以第一眼便发现朱烨的身影,忙招呼道。 “嘿,外甥孙。” 许是因为高兴地缘故,常升猛地窜到朱烨的身边,揽着朱烨来到了蓝玉的身边。 “你都不知道,你身边那个叫马三保的,还真是有些本事。” “听说是他跟曹国公世子提议要摸清这些海盗窝身的地点,才趁其不备突然出击,将他们的老巢端了窝。” “失去了驻扎地点,想必这些海上的龟儿子也蹦不了几天。” 常升语气中的兴奋,丝毫没有保留的表现了出来。 朱烨听到这话,倒是没有常升意料之中的那般欣喜,反而脸上挂上了些许愁容。 “咋?” 常升奇怪朱烨的反应,不知道朱烨又在烦些什么。 “老常,闭嘴。” 蓝玉见朱烨这般模样,就知道朱烨心里肯定是有想法,连忙出声打断了常升。 “你可是有什么顾虑?” 蓝玉不似常升一般大惊小怪,径直看向朱烨。 他知道朱烨总是对一些事情有着特殊的看法,有些见解甚至是自己这个打了一辈子仗的人都不能企及。 所以朱烨这副模样,蓝玉倒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听听朱烨会说些什么了。 “常将军有所不知,海盗不比陆地上的兵将,他们靠海而存,向来不会只在一个地方驻扎。” “他们和游牧民族一般,走到哪里便在哪里修整。” “唯一不同的是,游牧民族是不断地在草原上寻找草料丰盛的地方,而这些海盗,则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海上资源匮乏,他们不可能一直守在一个地方不动。” “所以,就算此次出使海域剿灭海盗,也只是一时之举。” “狡兔三窟,就算李将军他们真的端了海盗的老巢,也不过只是三窟之一罢了。” “反倒是李将军他们,若是没有足够的警惕和准备,倒是会被这些海盗覆手为雨,倒打一耙。” 朱烨说的话,蓝玉心中是认同的。 虽然他从未经历过海战,但是仅仅是他掌握的信息,便让他知道,朱烨所言不假。 虽然不知道眼前这个毛头小子为什么能够所之甚广,蓝玉打心底里对朱烨的赞赏却丝毫不掺假。 “但愿,他们能看透这一层,莫要造成什么不可逆转的后果才好。” 朱烨盯着东南的天边,叹了口气。 “照你这话的意思,这场战争,一时半会是结束不了了?” 朱烨的话通俗易懂,就连常升都听得明白。 原本常升还觉得既然首战告捷,相比这群海盗被打了个落花流水屁滚尿流,便也知道了大明威不可侵。 这场战争说不定能够速战速决,让那群海上猖獗的盗寇有所顾忌,不敢来犯。 现在既然听到了朱烨的解释,常升也回过味来,知道怕是这场战争没有自己想象的那般快捷便能结束了。 “自古以来,哪里有速战速决的战争?” “虽说两方势力之中,大明的兵力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可是海战毕竟不是我大明将士所擅长的,加上海上的生活习性,自然环境,很多因素都对我们不利。” “这种天时地利人和我们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能打胜仗就不错了,常将军就不要奢望他们能够速战速决了。” 朱烨有些无奈,他现在可不敢奢望马三保他们能早日归来。 他只希望这些出使东南海域的将士们,能够少些折损,战胜归来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