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而更让沈桃笙惊讶的事,季晏明竟然也在萧朗府中。 这两人竟然悄没生息的搞到了一起? 沈桃笙脑海当中迅速出现了四个大字——东山再起。 虽然这辈子沈桃笙和季晏明只幼时的几面之缘,但在另一个世界当中,她附在前辈珠花之上,跟这个表哥可谓是相当熟悉。 沈桃笙见到季晏明后些激动,一个箭步冲了上来,对着他表明了表妹身份,并洛修和苏宛已经找了回来,如果表哥机会姨母去信,务必告知这一喜事。 季晏明对沈家真假千金的事情也早耳闻,毕竟沈桃笙选择认回了文远侯府,跟家早已没了什么关系,便也没过度关注。 可现在看来,他和沈桃笙都是关家受害者,又亲缘关系,母亲当初临行之前还一直在叨念姨母苏宛……不对这个表妹心生亲近。 季晏明对着沈桃笙回了一礼,又若是日后什么难处可来找他。 表哥的许诺不用白不用。 沈桃笙如今想要完成的事情多,再顾不得矜持和客套:“其实现在就一个。” 她想做海外生意,找萧朗当靠山,请表哥帮忙牵线。 季晏明答应了下来。 沈桃笙也是后来才知,萧朗找到季晏明是为了调查父亲当年死因,虽然当年的楚王是坠马而亡,但他在坠马前的饮酒之时见过睿王,睿王搞崩了心态,才导致了如此悲剧。 沈桃笙从“前辈”那里得到的不只抛开剧情远离沈若锦的观念,还购置火器和海外贸易的进思想,及西北的军事地图和各国形势…… 不论是沈桃笙,季晏明还是萧朗,都没人心甘情愿接受关后和箫检把持朝政的这个结局。 短短五年之内,萧朗组建火器营,请命出征,平定西北,关后当年少帝下慢性毒药之事翻了出来,京中百官震怒,季晏明发动宫变,强势回归,顺利襄助萧朗登上皇位。 新帝登基之后,整个京中又迎来了一波清算。 文远侯沈家和令国公府关家然都在此列。 沈家其他人对沈桃笙而言,都是过节不少但无关紧要之人,除了母亲洛昕之外,沈桃笙对这些人没任何感情,对萧朗和季晏明想将他们一锅端了的事没意见。 季晏明却提出了另一个设想,沈桃笙认回沈家也不能这样白认,反正沈家一向边缘,后来沈辞等人还跟沈若锦和关家闹得些不愉快,罪不至死,不如就罢了沈裕的侯爵和沈樾的世子之位,沈桃笙领了文远侯的爵位,让府上所人都看她的脸色过活。 对朝廷的这旨意,沈裕觉得受到了侮辱,抵死不从,但架不住家中众多亲戚轮番的劝。 如今沈桃笙是新君跟前的红人,权臣季晏明的表妹,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她继承爵位对族人只好处没坏处。 而最讽刺的是,这些从前说沈桃笙生在乡野不知礼数,配不上侯府千金身份的人,如今却为了己的利益,成了她的铁杆拥护者和支持者。 这日清晨,沈桃笙陪洛昕去含光寺上香回来,路过大紧闭,卫兵团团围住的令国公府。 沈桃笙心中一动。 她最开始想要变得更好更强的目的,就是能够碾压沈若锦,可经过这些年来向着目标迈进运作,心态发生了不小的转变,碾压沈若锦一事早已不是她目标的核心任务。 洛昕素来善解人意,也知亲生女这些年在外受尽了委屈,其中大半都是拜了养女沈若锦所赐,便对着沈桃笙轻轻:“我今日还要去你外祖那里拜访,就不你一回去了,你若什么想要她说,不如就赶紧说个明白吧。” 毕竟听如今的朝廷风声,沈若锦将来免不得一个幽禁或流放的结局,沈桃笙日后想要见她怕是也难。 令国公这些年在朝中一直长盛不衰,国公府也占据了京城当中最好的位置,府邸内的一花一木皆出名家手笔,如今疏打多日,一洗当年名贵奢华,红衰翠减,满目萧瑟。 听说沈桃笙乃是季晏明大人表妹,守卫军士纷纷主动让出了一条路来,并殷切为她指明了沈若锦的羁押之处。 沈若锦此时正在动手清洗昨日用过的茶具,看到沈桃笙近来,恨恨地睁大了眼睛:“是你?” “当初你是说服祖母和父亲,将那难缠的长兴侯世子婚约了我,后来在我退婚之时频频作妖,坏我名声,再到后来又连番搅黄母亲为我选的我亲事……说到底不过还是己没底气,生怕我日后过得好一些,一日能与你并肩,你这原的假女在家中没了立足之地。” 打五岁那年知晓己并非沈裕和洛昕亲生,她这些年都是在这样的惶恐当中熬过来的,沈若锦肩膀轻颤动,语气却是一如既往的居高临下:“我幼生在沈家,耳濡目染,什么内宅手段没见过,怎么会怕一个小镇来的乡下丫头?真是笑!” 沈桃笙也没想到,事情已经发展到了今日地步,对方依然拿着己宅斗手段当做最引为傲的筹码。 沈桃笙这样满是鄙夷和怜悯的目光刺痛了沈若锦,她这些年来一直顺风顺水,所曾经阻碍她富贵荣华之人都斗倒,再无还手之力,沈桃笙不过就是运气好,靠上了萧朗这棵大树,今日竟然也敢在她的面前耀武扬威。 沈若锦打开了匣子,从己幼年时候就斗倒祖母身边看不惯己的管事婆子说起,历数己这些年宅斗功绩。 入了国公府后,她是将关暮云的妾侍们收拾服帖,而后帮着婆母压制其他几位姨娘和庶子,拿捏住其他几房婶娘,一手促成了老国公最看好的长子和大少奶奶房氏和离…… 再到后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