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里面热乎酥软的炸果子。她拿起来,从中间慢慢撕开:“公子去了西街才雇到车吗?” 秦家在红河县的东面,顾名思义,西街便在县城西面,是要走上一段路程的。 贺勘看着他灵活的手指,连撕一片炸果子都是那么赏心悦目:“算是,炸果子是在卓家书铺对面买的,你以前定然吃过罢?” “吧嗒”,孟元元手里的半片果子掉去地上,整个人一呆。 “元娘,你怎么了?”贺勘看过去,发现她眼中一瞬的失神。 孟元元弯下腰,捡起掉落的果子:“用过朝食,我现在还不饿。” 说着,连着那片好的果子一块包起,放去了一旁,再没看一眼。 红河县本就不大,没一会儿功夫就到了郊外山下。 两人从车上下来,一起往山上走着。这处小山称作芋头山,远远看着就是一处凸起的土包,不大,也没什么树。 所以这里便被当做了墓地。 秦家父母年内双亡,坟头还压着上次祭拜时的黄表纸。 贺勘默默抓了两把土撒去坟上,心内伤感。 孟元元站在人身后几步远,同样也是百感交集。她不像贺勘留在秦家十年,她只待了一年光景,可这对老人家对她是真好。 想起当日,贺勘走的时候,她内心是慌的。她知道他不喜欢她,只是迫于无奈娶她,可她那时候却真的需要一个相公,哪怕是貌合神离。 可他走了,留下她自己独守着西厢房。左邻右舍的闲言碎语总会飘进耳朵中,说她被抛弃,迟早赶出秦家。是秦老太出去骂退那些人,还对她说秦家不会赶她走…… 鼻尖忍不住发酸,孟元元不知道,如果当初这对老人没留下自己,自己现在会怎么样?回到卓家吗? 她叹了声,跪去地上,对着秦家两老的坟头磕了个头:“公公,婆婆,淑慧很好,元娘完成你们的嘱托了。” 站起身来,孟元元看着贺勘还跪在坟前,便自己先往下走出一段。 一阵风吹来,她站的位置能看见北面的山林,之所以红河县不如旁的地方寒冷,就是北面的那一片山,而秦家的林子就在里面。 等了一会儿,贺勘从上面下来,手里提着上山时的那两个篮子。 走到孟元元跟前,他把一个篮子给到她的手里。 孟元元手里一沉,低头去看,见着搭盖的布巾下面,篮子里仍是满满的,不由诧异。 还不等她问,贺勘先开了口:“这一份是给岳母的。” 话音落,孟元元眼中闪过忧伤,不由往芋头山的山脚看去,能看见一个孤零零的土包,那就是母亲的坟墓。 “谢谢公子。”她喉咙发堵,垂下眼帘掩住内里悲伤。 接着,两人一起去了卓氏的坟前。 孟元元掀开布巾,把篮子里的供品摆在母亲坟前,点了一对儿白烛,燃了线香。 贺勘跪拜之后,便开始处理坟墓周围的乱草。他拖着一截不知从哪里刮来的树枝,想扔的远一些。 才走出几步,就听见身后轻柔的女子声音,她说后面会回权州。 祭拜完,两人走出芋头山。 贺勘扶着孟元元上了马车,自己站在下面:“元娘,你先回去,我要去一趟林场。” “此时吗?”孟元元问,便往山林看去,“今晚公子不是还要去祠堂?” “赶得及,”贺勘道了声,“会回家过腊八节,咱们昨日集市上还买了谷米。” 孟元元嗯了声,知道贺勘总有他自己的想法,便也没多问。如此,她自己先坐着马车回了县里。 车厢里,那方油纸包还放在原来的地方。 孟元元抓起来,想也没想扔出了车外。 回到秦家,只有兴安在,其余人都被贺勘安排了出去做事。 “少夫人,我已经找了木匠,但是他要明日才能过来,”兴安指着西耳房,“不过木料我买回来了。” 孟元元听着,看着西厢,这是今晚还要同一间房? “明日便明日罢,人家也要过腊八节的。”她道了声,转脸看了看身旁小厮,“兴安,你也回家看看去,一年多没见父母了。” 兴安抓抓脑袋,心中着实感激:“是还没来得及回家,谢谢少夫人惦记着,我这就回去看看,天黑前一定回来。” 他咧嘴笑着,转身便往院门跑。 “等等,”孟元元将人叫住,遂跟上两步,往兴安手里塞了些银钱,“别空手回去。” 兴安赶忙推辞:“少夫人,我有的。” “拿去罢,”孟元元笑着收回手,酒窝深深,“在洛州,你帮了我许多。” 她都记着呢,谁对她好,谁对她狠。 “那我给少夫人带我娘做的腊八糕。”兴安笑着收下,开心的眯了双眼。 兴安走后,孟元元想着做腊八粥,昨日买回的谷米不少,加上跟着贺勘一起来的仆从,也够吃了。 她进了伙房,把豆子泡进冷水里,然后开始洗米。 整个院子安静下来,一只喜鹊落在梧桐树上,唧唧喳喳叫着。 等到日暮西垂,外出办事的家仆陆续回来,却还不见贺勘回来。 孟元元知道秦家的那片林场有些深,是要翻过两座山头才到。以往秦父在那边干活儿,也不是天天回来,就住在林场的木屋里。 今日贺勘过去的时候,已经快晌午,要回来却不知道什么时候。 眼看黑下天来,连回家的兴安也已归来,还是不见贺勘人影。 “公子自己去的林场?他这要去做什么?”兴安开始担心,着实是当时洛州南城贼匪那事儿吓怕了。 孟元元摇头,如今细想起来的确奇怪。说是去扫墓祭奠,却临时起意去林场。到底是不是真的临时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