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碎。 话筒用夹子固定好,然后旁边在摆一个盘子,杯子放在上面,镜头对准它。 布置好后,洛泉坐到电子琴边说道:“大家看好啊,这杯子是完好的,我边弹边唱,你们就看这杯子碎没碎。” 随后,她将手放在琴键上,轻轻地开始了弹奏。 (此处请到B站搜索歌曲奉献,原唱维塔斯) 仍然是舒缓温柔的声线,洛泉大多数歌曲都不讲究先声夺人,而是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让听众慢慢地沉浸在她的歌声之中。 而这次的歌曲,没有歌词,全部都是她的哼唱声。 这样的表演方式对于大多数粉丝而言其实并不算是什么新鲜东西了,在她之前,国内不少歌手都唱过类似的歌曲,统一被叫做无字歌。 这种无以歌一般都是实验性质为主,并不以主流审美里的悦耳为主,主要作用是为了开辟新的审美点,往大了说那就是对开宗立派的一种尝试。 国内外都有歌手在搞,不过国外搞这个的都是一帮已经功成名就的大佬,在乐理知识已经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决定另辟蹊径想要开发新的音乐类型。 而和国外相反,国内唱无字歌的歌手都是一帮小年轻。 这当然不是国内这些歌手要比国外那些大佬更牛逼,真要是这样,华语音乐早就崛起了。 事实的真相是,这些歌手唱无字歌更多的还是在沽名钓誉,以实验之名,故作高深,引起噱头,然后炒作。 大多数的无字歌都完全没有乐理可言,而且异常难听,也找不到任何规律,和扯着喉咙瞎吼区别不大。 所以很多路人开玩笑,说让这些歌手再唱一遍自己的无字歌,十个恐怕有九个都得唱得不一样。 有意思的是,虽然歌唱得大众难以理解,这些歌手却可以用洋洋洒洒的上千字来讲述自己这无字歌到底唱的是什么。 同时粉丝也会出来说这些歌到底厉害在哪里,哪里又用了什么高深莫测的技术,觉得不好听的只能说明品味不行。 说实话,当一首歌需要用论文去告诉听众到底为什么好听的时候,这问题就已经很大了。 关键国内的这些歌手和他们的粉丝却一直觉得自己做的是很正确的一件事,估计也是知道正儿八经的写歌也写不出来什么好歌,所以打算走“高端路线”。 洛泉这次唱无字歌,是不是想要再次给国内某些歌手上一课,粉丝们不得而知。 不过以她很少和同行争斗的性格来看,估计她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在里面。 但可以肯定的是,洛泉唱的这无字歌次国内歌手故弄玄虚唱的那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洛泉演奏着的旋律虽然简单,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听,但就是能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就有点像是电台里播放的能帮助人解决失眠问题的轻音乐一样,听着听着,就感觉身体变得轻盈了起来。 而她的哼唱就仿佛母亲的摇篮曲,没有歌词,但极其地富有感染力。 这声音是那么的温柔而又清晰,听得人情不自禁地闭上了眼睛,身体随着旋律而摇摆起来。 整个哼唱阶段持续了将近三分钟,都是如此的温和,而弹幕上粉丝们都在发“好梦幻”、“想睡觉”这类的话。 仿佛因为歌曲太过美妙,以至于都忘了他们本来是想听高音的目的了 不过歌迷忘记了,洛泉自己可没有忘。 随着歌曲逐渐到了高潮,洛泉的哼唱开始变得急促起来,音量也在逐渐地拔高,直到………… “wu~~~aaaa…………” 洛泉控制着自己发声的部位,之前还温柔空灵的歌喉立刻变成了一把乐器,发出了极其有辨识度的金属音色。 这时,昏昏沉沉的歌迷们立刻惊醒过来,他们完全没想到人的喉咙居然可以发出这样的声音,简直就和电吉他一样。 不过,这还只是开胃菜而已。 洛泉的“电吉他泛音”还在房间里飘荡,她的身体突然绷直,飘渺尖细的歌声在她的口中迸发而出,并且以飞快地速度拔到了顶点。 这个音量已经超出了粉丝们平时听过的所有歌曲,音量之大甚至比防空警报还要更加高亢,根本就不像是人类能发出的声音,就仿佛来自远古的塞壬之声! “这是海妖吗!” “真的美轮美奂。” “怪不得奥德赛里的那些船员听了会被诱惑。” “太离谱了,这怎么发出来的啊。” “本来鼻炎犯了有些堵的,这歌听完突然就通了!” “你们看,玻璃杯碎了!” …………………… 歌曲演唱结束,洛泉扭头看向了放在自己脑袋边上的玻璃杯。 之前还完好无损的杯子,此时已经出现了好几道蜘蛛网般的裂痕。 虽然没有像影视作品里那样直接炸裂,但这个裂纹却是实打实存在的,而且之前没有,绝对是因为洛泉的歌声! “运气不错,一次就成功了。”洛泉笑着摸了摸杯子,裂纹也在触摸中逐渐扩大,“怎么样大家,这首歌够高吧?” “这是我听过最高也最美的一首歌。” “就离谱,我还是想不明白人类怎么能发出海妖的声音。” “忘记摘耳机了,现在耳朵一直嗡嗡嗡的,咋办?” “这是耳鸣了,估计得持续一会儿。” “哈哈,我连接的是音响,刚才洛泉一嚎直接把我全家都嚎醒了,差点挨打。” “这么美妙的歌声,怎么能用嚎呢?” “确实,这也太粗俗了。” ………………………… 粉丝的称赞就是洛泉表演的最大动力,布满整个屏幕弹幕都在夸她,洛泉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也算是没白唱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