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查案的同时,顺带灭个国 贞观殿内。 李弘正在批阅奏章,很快疲惫地按了按眉心,又看向屏风上的木牌,开始记忆。 不过记了片刻,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完全没有武后那般旺盛的精力。 在给予五位辅政大臣权力的情况下,每日处理政务已经堪堪到达身体的极限, 干不了多少事情了。 正在这时,内侍入殿禀告:“陛下,李阁领求见。” 李弘颔首道:“让元芳进来。” 李彦将金仁问和李敬业带回内卫,交给笑吟吟的丘神绩接待后,就入宫觐见,禀告案情进展。 李弘对于十多年前的旧事兴趣不大,直到听到那医士可能出自新罗, 眉头才微微一凝,再听到英国公李敬业为金仁问出头, 顿时露出不悦之色:“如此轻佻之辈,如何当得起九卿的责任?” 这话就很重了,几乎注定了李敬业在太仆卿之位上干不久,李弘又道:“他既与此案有关,内卫就好好查清楚,不必担心那些勋贵子弟,若有本奏来,朕自会与他们言明!” 李彦从不怀疑这位圣人的担当,不过别看现在关中本位的影响消退,但关中勋贵子弟的能量依旧不容忽视, 因此进言道:“陛下,对待关中士族不可刻意打压, 引发反弹,只要提拔才能之辈上去,那些庸碌官员的日子, 自然就会越来越不好过。” 李弘微微一笑:“元芳真是快人快语,朕也正是这般想的。” 李弘承袭的是李治路数, 对于高门士族采取压制态度,武周时期则是纯粹的打压。 打压世家确实很爽,但结果却是社会动荡,百姓遭殃,国内大局不稳,关键是那些世家也不会就此消亡,同样占据着大量的政治资源,尤其是骨头最软,跪得最快的,依旧能把持权势,所以武周统治结束,世家该怎样还是怎样。 李弘知道李彦和关内勋贵子弟向来不合,见他行事从不逾越内卫的职权范围,心中更是满意,起身道:“元芳你来得正好,看看这块屏风,这是朕从太后那里得来的,这上面可都是江淮之地的刺史。” 李彦来到李弘身边, 见他对屏风颇有些爱不释手, 微笑道:“陛下对于漕司的转运使,已有安排了?” 李弘道:“你举荐的狄怀英是大才, 此次江南之乱多亏有他,江南一路的转运使朕属意于他,至于其他各路,元芳可还有如狄怀英般的人才举荐?” 李彦摇头:“依臣之见,狄怀英之才,北斗以南,惟此一人而已,才放心他出马,如这般能臣,臣实在举荐不出其他了。” 李弘有些诧异:“没想到元芳对狄怀英的评价如此之高,那确实是朕贪心了……” 他微微叹息:“但转运使第一批人选的确立,关系到这个司部能否改变地方僵局,实在至关重要,朕欲广招贤才,却又担心那些人还是改变不了地方局势。” 李彦道:“地方吏治在历朝历代,都是中央皇权希望解决的问题,陛下能开漕司,已是明君圣举,不可操之过急。” 李弘有些不甘:“若能有太后辅政,朕就能多安排些得力人手,可她一旦涉政,恐怕就不安于现状了。” 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当年李治和武后对待臣子就是这样的。 现在风水轮流转,李弘对于武后也是既想用其才能,又不希望被其干政。 可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呢? 李彦对此并不直接发表意见,反正高太监每天跟他打简报,身边还跟着一个武后克星,关键时刻出动便是。 李弘思索片刻后,又回归案件:“李敬业估计涉案未深,那金仁问又当如何?此前就有一新罗贼子在东都为恶,没想到这皇族质子也不顺服,此国久沐我大唐恩德,理应不是悖逆之国,现在所见,却是悍主在位,行径凶恶啊!” 李彦道:“善德女王和春秋公在位时,新罗确实慕我大唐华盛,毕竟我大唐不比新罗骨品制度,高门寒士都可为官,华夷子民皆慕皇恩,故而有都官郎中金良图,宁为唐家忠魂,不为骨品贱奴……” 这话听起来舒服,李弘对其印象更深刻了几分,微微颔首:“好!” 李彦接着道:“如今的文武王金法敏,则贪欲难止,屡屡染指百济故土,还妄想得到高丽之地,若是天恩久久不达,仁德难施,其生民凶顽本性恐将复发,辽东半岛又将动荡不休,生灵涂炭啊!” 李弘眉头一扬,听出意思了:“元芳之意,是让我大唐尽纳三韩苗裔?” 不愧是圣人,能将灭国说得这么清新脱俗,李彦微笑道:“臣确实有过考虑,以我大唐国力也足以办到,只是具体过程并不简单,陛下可愿听臣分析一下贞观初年时,我大唐对东突厥的战事?” 李弘有了兴趣:“灭东突厥的,正是你祖父李公,朕愿闻其详。” 李彦道:“我祖父当年能率唐军灭东突厥,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贞观元年,突厥受天灾严重,‘其国大雪,平地数尺,羊马皆死,人大饥’,游牧之民看天吃饭,抗灾的能力极弱,这是很致命的。” “其后突厥麾下的铁勒诸部反叛,尤其是薛延陀部落,实力不俗,回纥部落也起兵叛乱,还有突利可汗,与颉利可汗分歧严重,越来越不和睦。” “也正因为有了上述的原因,颉利可汗把自己的牙帐迁到阴山,一方面是草原内乱不断,避避风头,另一方面也是防备我大唐占领漠南。” 李弘被大儒名师各种教导,虽然没有这般全面梳理,但也是有所了解的:“朕记得当时臣子们就提议发兵突厥,被太宗否决。” 李彦点头,提议出兵的是以萧瑀为首的一批臣子,提议暂缓的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另一批臣子,这段他没细说,接着往后道:“太宗鉴于大唐内部的敌人还未肃清,朝廷的政治、经济、吏治、律令都还糟糕,国力衰弱,无法支撑起那样一场全面大战,才会选择按兵不动。” 李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