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仅凭林冲传授的一席话语,就穿上了绯袍 “吾弟……吾弟……岂会如此……岂会如此!啊啊啊啊!” 福宁宫中,传来一阵高亢的哭声。 五十多岁的向太后,倒在榻上,放声哀嚎。 她原本端坐在榻上,雍容华贵,不可逼视,可此时惊闻噩耗,悲痛到凤冠歪倒,皱纹深刻,头上的白发掩盖不住,苍老尽显,仪态尽失。 身边的婢女和内侍急得团团转:“圣人!圣人一定要保重凤体啊!” 他们都是向太后昔日宫中的老人,都是从皇后时就跟来,依旧称圣人,对其忠心耿耿,此时见主子极度悲伤,也随之涕泪交加。 最后还是向太后勉强恢复几分镇定,以呻吟语气道:“十一哥呢……唤他来……缉凶……缉凶!!” 内侍赶忙退下,去唤官家。 向太后口中的“十一哥”,正是赵佶。 宋朝皇室家庭成员,对皇子皆以“哥”称呼,比如赵构是赵佶的第九个儿子,赵佶称赵构为“九哥”,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向太后称赵佶为“十一哥”,同样皇子兄弟之间也以“哥”称呼,无论长幼,按排行区分。 但正常情况下,皇子登基后,就应该称“官家”了,但不知是为了表达亲密,还是强调什么,向太后一贯还是称呼赵佶“十一哥”。 而内侍刚刚出去,连半刻钟都未到,就有通报声传来:“官家到!” 话音刚落,一位面容俊雅清贵,气质温和内敛的年轻人,就快步走入殿内,然后伏在地上:“给娘娘问安!” 向太后看着这位自己一手扶上皇位的年轻官家,哀声道:“十一哥……老身……老身……啊啊啊啊!” 说着说着,她已是泣不成声,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赵佶连连叩首,等到抬起头来,额头已是红了,眼眶更是通红的,大滴大滴的泪水也涌了出来:“娘娘……娘娘……” 见这位陪着一起哭,未说什么节哀的话,向太后反倒好受了些。 是她死了嫡亲的弟弟,又不是别人死了,这个时候越说安慰人的空话,她心头会越愤怒。 而此时深吸几口气,看着这个与自己一起悲伤的官家,向太后缓缓开口:“到底是怎么回事?谁敢胆大包天,加害当朝一品郡王?” 赵佶抽泣着,头又垂了下去:“娘娘请保重凤体……儿臣无能……儿臣只是有所听闻……并不知具体发生了什么……” 见赵佶如此乖顺,宫内又无耳目,向太后神情愈发舒缓,冷声道:“召曾布入宫!” 最应该招来的是宰相章惇,但对于那老而弥坚的家伙,向太后始终有几分忌惮,此时也不想见到那张冷硬的老脸,而在章惇之下的韩忠彦,性格又过于柔懦了,向太后要的是速速缉凶,在她看来,唯有曾布最适合。 曾布出身南丰曾氏,七十多年出了十九位进士,最著名的莫过于他的兄长,唐宋章,其次思索的,是新旧两党之间又会展开怎样的交锋,最后才是案件本身。 关键是,前两点没想好,他就没想到最后。 只不过这位也是宦海沉浮,经验丰富至极,立刻引导话题道:“禀太后,如今刑部、大理寺和开封府衙,已全至郡王府宅,其中更有开封府衙判官公孙昭,断案如神,屡屡擒凶,定能将贼人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这话听在向太后耳中,就是刑部、大理寺和开封府衙全员出动,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公孙昭,她仔细想了想,却对这个人毫无印象,不禁问道:“这位开封判官真的能速速破案擒凶吗?” 曾布刚要继续保证,不料前方突然赵佶悲伤的声音:“不妨唤公孙判官前来一见?也让娘娘定心!” 向太后立刻点头:“对,对,唤那位判官入宫,老身要好好问一问,到底是何方贼子胆大包天……又那般残忍,害了我那纯良的弟弟!” 曾布并不希望太后和官家越过自己,直接询问案情,但他也无法阻止,只能站到一旁,默默等待。 等着等着,又听哭泣声响起,却见不是向太后,而是赵佶。 大滴大滴的泪水,从年轻官家的眼眶里滚滚而落,他一边哭一边抹眼泪:“眼见娘娘伤心,儿臣又忍不住了……” 向太后本来悲伤劲已经消退许多,见赵佶这般一哭泣,顿时又悲从中来:“吾弟……吾弟……咳咳咳!” 哭着哭着,她又剧烈咳嗽起来,赵佶赶忙上前:“娘娘千万要保重凤体啊!” 母子俩人近乎要抱头痛哭,当公孙昭被带入殿内时,所看到的就是这母慈子孝的感人一幕,心头感动。 关键是母并不慈,向太后本就不是生母,如今更不愿意守诺还政,如今亲弟身亡,官家还能如此悲怆,当真是纯孝! 公孙昭看着这位期待中的圣主,恭谨拜下,恨不得将官家放在前面,但还是不得不依律道:“臣公孙昭拜见太后!拜见官家!” 向太后收敛哭声,抬了抬手:“免礼!抬起头,让老身看看!” 公孙昭抬头,向太后发现这位判官三十几许,年纪尚轻,只是整个人皱着眉冷着脸,又隐隐有一股悲痛的感觉,顿时满意起来。 碰到这种事,喜气洋洋是没人敢的,但向太后现在最讨厌的就是那种十分冷静,事不关己的,她悲伤时,别人自然也要跟着悲伤,这位判官能有如此情绪,就很不错。 定了定神,向太后抹了抹脸颊,将悲伤的情绪再度收敛,淡然道:“老身痛失至亲,失态至此,让公孙判官见笑了!” 公孙昭心想活该,换做从前,他会沉默以对,但此时却道:“臣身为开封府判官,当查明真相,缉拿凶犯,对恶贼严惩不贷!” 这话在向太后听来,却是感同身受后的保证,微微点头,稍稍沉默后,又颤声问道:“老身弟弟……被贼人所害时……痛苦吗?” 公孙昭脑海中浮现出向宗回与假山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