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汇聚了大量的宋廷士大夫,带下来的坏毛病是最多的,尤其对高俅和丁润的针对。 士大夫以前就最痛恨丁润,最瞧不起高俅,对于这两位能官居一品,自是相当不乐意。 但一来敢怒不敢言,二来礼部的官员多为旧臣,也不好多言,只期待这两位犯错,再名正言顺地进行攻击。 蔡京冷眼旁观,觉得十分可笑。 且不说高俅和丁润与那位的私交,两人在光复燕云和梁山大局上对新朝的贡献,就看他们如今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 真正到了尚书这个位置,更多的是把控事务的大局,调和各方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能守住本心。 高俅和丁润就属于政务能力一般,却信念坚定,恪守本分,再加上渐渐的提升进步,尚书之位多么胜任肯定谈不上,但让他们担任尚书,还真的比起那些倚老卖老,私心浓郁的臣子要合适。 由此蔡京心中也得出结论:“若所料不差,将来士大夫遭殃,定是从礼部开始,殿下让国丈任礼部尚书,无形中予以庇护,助其气焰,等到李尚书一调走,或者告老致仕,就是痛下狠手的时候了……” 这也是他将子婿散入六部的原因,哪怕是任闲职,都能助其隔岸观火,把握时机。 正要再叮嘱梁世杰一番,脚步声接近,管家在外禀告:“方腊麾下吏部尚书王庆前来归降,还带了方杰和方玉叶,宫中传信,请阿郎入宫议事!” …… 明德殿内。 众位紫袍大员入座。 王庆投诚的消息,是洛阳八百里快递传来的,群臣传阅后,确定无误,顿时大为高兴。 卢俊义就笑道:“方杰是方腊的侄子,方玉叶是方腊的亲妹,被封为公主,这两位虽不是其正妻与嫡子,但也是嫡系亲属,他们都投了我大燕,此人已是众叛亲离了……” 花荣、时迁、丁润等人也纷纷点头。 然而吴用微微凝眉,却是持反对意见:“方腊得殿下看重,不同于一般反贼,对于自己家人却毫无约束之力,着实有些蹊跷……如果只是逃了一人倒也罢了,但方杰和方玉叶都随王庆来此,臣担心有诈!” 这话引发了一场讨论,大部分人都觉得不会:“这般使诈,代价未免太大,只待消息传回,方腊麾下岂不是人心尽失,还如何与我燕军争锋?” 也有部分人觉得:“这方腊或许是自知毫无幸理,又听闻殿下仁德守信,为了保家人之命,才特意让王庆作此安排,托妻献子,却又不舍颜面,才会如此别扭……” 蔡京保持沉默。 此前关于江淮防线的讨论,文武的第一次较量,他险些出丑,也意识到自己习惯于守城,欠缺了主动出击的战略安排,自然不敢轻易发表意见。 只是本能地,他又开始观察那桌案后面的蟒袍身影。 而从这位殿下的眉宇间,蔡京似乎看到了……一抹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