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关键的礼节问题解决,嘉靖眉宇间顿时涌出大喜之色。 当然最佳的情况,莫过于这位带着龙女,一起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但那确实不太现实。 嘉靖向来难以满足,此次却难得地满足了,长久的等待终于有了回报,一个月的等待完全值得,这位道君皇帝飘飘然之际,也拱手为礼:“见过龙神!” 他的姿态无可挑剔,左手为阳,右手为阴,右手抱左手,右手大指压左手大指,右手掌抱左手掌,向前伸出,如抱一鼓,是为万物负阴而抱阳。 这是用于平辈或友人相见的礼节,与龙女施行这样的礼节,就像是仙友互访,显然嘉靖将自己当成预备役的神仙中人。 不单是细节拿捏到位,嘉靖立刻开始封赏,要将关系确定下来:“朕久闻龙神降雨,润泽世间,此番尊神出世,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当尊封‘昭灵沛泽普佑龙王之神’,御制碑文,以时致祭!” 这个倒不是乱封的,历史上的龙被历朝帝王多次下诏敕封,对社稷风雨祈福。 唐玄宗时,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时期更是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到了明清连运河都有龙神,敕封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 相比起来,龙女这种不算大,但嘉靖显然准备后面加封,不断笼络,自是不能一步到位。 “怎么还没完啊?” 龙女其实根本不在乎,她就希望尽快结束这种被许多不认识的生灵围观的场景,下意识地看了看李彦,然后才点头:“谢陛下!” 嘉靖的注意力都在龙女身上,目光微动,立刻看向李彦:“李道医复苏神道,镇倭伏魔,于国有大功,敕封‘守静修真凝元致一真人’,赐玉带冠服,建真人府!” 此言一出,但凡对于道教之事有所了解的臣子,都露出诧异之色,陶仲文一直喜怒不形于色,此时都忍不住目光沉下,陶世恩更是脸色剧变。 真人可不是随便敕封的,最初的真人基本可以视作仙人,《黄帝内经》就有言,“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到了后面,真人的范围开始放宽,存养本性、修真得道之人,可称真人,并不绝对局限于道教,如医家孙思邈,也被称为孙真人…… 粗略估计,历朝历代出名的真人,大概有两百六十多位,看起来不少,实则平均到每个年代,就是绝对的翘楚了。 而到了历史上的明朝,“天师”的名号都被降为“真人”,在洪武元年,朱元璋就跟大臣说:天是最崇高的,怎能有老师呢,“以此为号亵渎甚矣,遂命去其正一教主天师之称,改天师印为真人印,秩正二品。” 当然这个世界没有那样的改动,天庭有四大天师,人间也有天师,只是从龙虎山张氏的代代传承,变为了道门魁首,领道教事。 关键就在这里,道教内部也有一个升阶 过程,为道士、高士、真人、天师。 陶仲文那么得宠,一开始都是先封“神霄保国宣教高士”,随后才被封为“神霄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最终再加封为“神霄紫府阐范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 如今嘉靖仅仅是见李时珍第一面,就敕封为真人,如此圣恩,前所未有。 更让陶世恩难以接受的是,李彦还迟疑了一瞬,似乎都不太乐意,才再度作揖行礼:“谢陛下!” “将龙女带来京师后,自觉得完成圣恩,就想要离去,重新当闲云野鹤?” 嘉靖嘴角微扬,重新坐回龙椅之上:“李时珍啊李时珍,朕等了那么久,好不容易盼到了你,怎么可能再放走,你不想当真人,朕偏偏要你当!” 皇帝大为满意,但礼官上前,却傻眼了。 这两位站哪里呢? 尤其是神祇,更是从未有列于朝会上的先例。 所幸就在这时,龙女清冷的声音再度响起:“陛下,我不耐世俗浊气,先行回归天际!” 百官怔住。 露面,行礼,受封,然后就要离开……这未免太过短暂了吧! 嘉靖还想向龙神探讨修为,演练丹术,请其评价一二,心中更是大为不舍。 但发现龙女频频看向李彦,眉头甚至都微微蹙起,想来是真的不能待了,赶忙关切地道:“龙神收雨辛劳,当鼎新庙宇,香火不绝,李真人好好陪伴,务要替朕尽到心意!” 龙女闻言,毫不留恋地转身离去,尽显清心寡欲,不以物喜的风范,李彦单掌行礼,同样云淡风轻,大袖飘飘,转身离去。 这两位的身姿风度实在过于出众,百官忍不住转头目送。 没人理会他们失礼。 因为龙椅上的嘉靖,都忍不住再度起身,眼巴巴地看着那秀拔的背影消失在皇极殿前,化作一道白光,再度回归天宇。 〔请不要转码阅读(类似百度)会丢失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