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月失笑,倒也没再说什么。
李书岚再度拿起毛笔,心里默念,就当练字了。
提笔写下开头。
柳烟芸夫君已经赴京赶考三年了,如今还没有音信。她尽心尽力伺候着婆母,直到婆母思念过重,病倒在床,如今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好孩子,这三年是我拖累了你,等我死后,你就带着小顺子进京寻我儿去,若是……咳咳……若是实在找不到人,你就带着小顺子改嫁吧。”
“我床底下的箱子里还有一块祖传的玉镯,你拿去当了充作路费。”
“婆母……呜呜……”
柳烟芸趴在这个待她如亲女的婆母身上,不舍地哭泣。
她的父亲是一名童生,也是丈夫的启蒙老师,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婆母也当她是亲闺女。现在她所有的亲人都没了,只剩下丈夫和一岁的儿子。
收拾行李,她背后套一个固定小孩的布套,将小顺子背在身上,开始千里寻夫。
一路步行,她坚持走官道,每过一个关口都事先打听好沿途的盗匪情况,如果盗匪猖獗就咬牙请镖师、坐马车、甚至绕道。如此小心翼翼,几个月后,母子俩终于安全来到了京城。
彼时她已落魄得如同乞丐。
但这些都没关系,当听到旁边的人传颂一首熟悉的诗时,她脸上洋溢着大大的笑容。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子明兄,你也喜欢这首诗?”
“当然,这是两年前皇上钦点的陈探花写的,据说他在科考中作的其他诗虽然文采一般,但此诗十分洒脱不羁、颇具风骨,让皇上大为赞赏。又见他面如冠玉,做探花最适合不过。”
“是极,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妙哉妙哉!”
一旁聆听的柳烟芸眼神温柔,缓缓念出最后两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她已确信陈探花正是她的夫君。
旁边的书生见她一乞丐,还带着个孩子,竟能念出此诗最后两句,一时十分惊讶。
“夫人,你也知晓此诗?”
“在下见夫人谈吐不凡,为何如此……”落魄?
柳烟芸行了一礼,将自己的遭遇缓缓道来。不料说完后,两人却面色有异。
“你说,你夫君是陈探花,三年前赴京赶考就没了音讯?”
“是,妾身夫君名讳乃陈世仁,可还有误?”
书生面色复杂:“陈探花的确名唤陈世仁,但他……两年前中了探花后,就迎娶了礼部尚书的嫡女。”
“什么!?”
柳烟芸大受打击,一时跌落在地,婴孩发出阵阵啼哭。
为她指路后,两个书生唏嘘。
“想不到陈探花竟是这种人?”
“抛妻弃子,连家中老母都不顾,甚至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看那孩子不足两岁的样子,想必老家日子也十分拮据,他却住在诺大的陈府,啧啧啧~。”
柳烟芸来到陈府附近并躲在墙后,心神不宁,捂嘴恸哭。
直到天幕渐暗,回府的轿子才出现。
为首的探花郎身着锦服,头戴官帽,十分威风。
他下马站在轿旁,温柔地伸手扶住轿中妇人,一个美娇娘慢慢露出身形。
两人眼神勾丝,郎情妾意,好不恩爱!
在看到丈夫用从前对自己的态度对待新妇,柳烟芸哭声戛然而止,心如死灰,她慢慢走出墙角,面无表情。
“这里怎么有乞丐?去去去,滚别处乞讨去!”
“慢着,”美娇娘喝住侍卫,见对方行乞还不忘背着孩子,可怜那稚子看起来才周岁大小,她心生不忍,“给她拿一两银子,再给些馒头吧。”
见到柳烟芸时,陈世仁瞳孔紧缩,整个人陷入恐慌,生怕对方当着尚书小姐的面唤一声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