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远方来信(2 / 2)

洞来炼制。当年我也有此意,只是一时没那么大的资本。如今应该不在话下。明年肇庆府金场有拍卖矿洞的,我们可先找人入伙进去。

邓紫光与曹县去看梧州冶场,与工头和矿商聊天,意外买到一批次矿,当即雇人筛选一次,再交工头冶炼,一算工料成本,居然有一成的毛利。于是二个又盘算着在哪开冶炼场的问题。

邓紫光跟随曹县在苍梧快一个月,等下蓝山出来的各种木料基本售罄后才返回静江府。一回静江,邓紫光首先去酒店见熊桂。

酒场是始安商行最挣钱的生意,同时熊桂掌握着霍公明留下的隍城卫。原来有十多人,如今只剩下六人。留在静江府的有三人,一个是靠仿古字画谋生李洪,另外两个菜把头常贵和他老婆。常贵原是校尉,靠军功挣了百来亩菜圃,自己经营管理,日子还算过得去。夫妻两本可以归隐于菜园,熊桂发现他们有一身过好本事,被留下来继续当差。

邓紫光与城隍卫见过之后,这才返回仡伶药局。一年多没见侄儿侄女,邓紫光逐个与他们交谈几句,这才来见云霞。他带着小双给云霞行礼,云霞连忙回礼,被邓紫光拦助。

云霞说有封从大都来的信。邓紫光接过来一看,是燕王府的信函,从字迹上看是细君执笔。看内容是燕王的久不见邓紫光,不知道近况意思,甚是想念。

邓紫光读完信后也不敢马虎,用二天时间回了千言:

燕王殿下:

细君姐姐:

弟紫光遥拜贤伉俪于十八峒大南山。

紫光遇殿下于秋月,一路金风送爽,知音相伴,诗酒唱和,杼高远豪情,看古今兴替,快意人生,不过如此。

弟去鄱阳捕杀巨匪周斌,斩匪于江。又在洞庭采购大豕百头赶入深山,招八峒生蕃千人,共同社祭于冬至;与山獠、俚猺、仡伶各部共度新春佳节,击瑶鼓,吹芦苼,唱多耶,食生饮酸,其乐无穷。

下蓝山是为融江之水源地,属静江义宁县,西接融州怀远,北临湖南武冈、靖州,因地处偏远之地无所御控。山中地力贫瘠,物产艰贫,刀耕火种,茹毛饮血,衣不庇体。往年人均有粮百斤,难以裹腹;或投身土司、豪族为奴;或被拐为生口、贱民,不临其境难以想象,令人唏嘘。此种性彪悍,轻生死,好斗勇。

有猺峒于山中聚落,年高者为长佬,能开亩产粮,织斑布,喂猪。此类民性温和,喜歌舞,略识礼仪。

然地犷人稀,其俗简陋。民相嫁娶无仪程礼定,自然相中,或与家人通则合,或男女合于山林自成一家,或被商人、城民拐带出去不再归还,在前朝书中所谓卷伴,实为被拐带人口。

紫光悲其民贫而风气不正,愿以微薄之力扶兴,目前有千八百余户分编成八大寨,六个小寨,开水田三万亩以种稻,开旱田五万亩种豆粟麦寂,去年人均有三百七十斤粮食,虽能饱肚,却无余力祭祀。紫光原设想各峒人均粮食六百至八百斤,三年达成目标,目前看来有困难,但五年内目标必达。

目难在缺资少力,用于修路桥,引水渠。

为解以上难题,弟已开商业,走水路将山中木材、药材,土特产从水路或陆路贩运柳州、梧州。以商兴农。

经实地走访,千料船只能到融州,从融州到怀远只能走五百料船。紫光以蒙姓仡伶在怀远设生料场收集浔江与王江山货,运柳州、梧州各场及行业售卖。

自古蛮夷难治,需要长治之功。历代君主均怀柔布德,感化蛮夷。由于当年一味怀德,给田给官给银两,都不能解决饱暖,部分生獠不服王化,王化事业多半途而废。至成为惰农,不知怀德感恩,一但天灾年荒,则四出骚动。治边者有急功近利之臣,派武臣充任边州府帅,常用暴力,翼以力压,易引发边衅。前朝之事最大莫过于侬志高叛乱,害广右之民口减半。

今事业初兴,需要宣府、行中书省给予免税之便,以富其民。丞相、宣抚已免我十八峒山货在融、柳、梧、永、静江交易之税五年。

实民之腹仅是万事开头,长治久安还需要教化。弟在下蓝山建学堂,可容百人读书。要求所有八岁以上十二岁以下孩子,均需要入学,读书两年以上,学习礼仪,分辩善恶,知进退、揖让、跪拜、应对,乃至君臣父子。学堂所需要老秀才三名,已经由义宁县提供。下蓝山癸拨学田四百亩供师生生活。

旧时山民嗜杀,敬鬼,多淫祀,弟以为当以正教引导,以正祛邪。为此特建道观九娘庙,延请大德驻持,同时安排失沽的妇幼观中桑植,临时庇护。

此番带解忧妹妹进山,拜见了我妻粟英,谒拜亡妻粟娥。村人以为紫光与解忧妹妹不是人类,背地叫我狐仙儿,叫解忧妹妹九尾狐儿。然弟认为,兄长当为金面佛,细君姐则为玉观音。

弟紫光,妹解忧遥寄思念,顺祝安棋。

二月十三于静江府驿站

回信寄静江府驿前街仡伶医馆大医粟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