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朱叔已经习惯了。”黎青执笑道。他去苟县令里的候,下人端来的点心,都是浅尝辄止,绝不可能打包。 但朱家不一样,他都打包么多次了,不差这一次。 而且……这其实是朱前让人给他打包的,还多给了他一些。 “姐夫,能给我一个吗?”金小树问。 “可以,”黎青执给了金小树三个,“小树,一个给你,另外个给爹娘尝尝。” “谢谢姐夫!”金小树细心地将柿饼包好。 他馋,但不准备吃。 他个柿饼,他打算明天送给锦娘。 他每次去送东西,锦娘都呆呆地看着他,还想抓他衣服……真的太可爱了! 他多送点东西,锦娘说不定会喜欢他。 金小树可以看出来,锦娘想跟他说话,今天早,锦娘甚至追了步,来不知道为么突然不追了。 但他不敢跟锦娘说太多,怕锦娘拒绝他。 他只是个泥腿子,头一次跟锦娘见面的候还被人踹进了河里…… 每次想到这事儿,金小树就懊恼不已。@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黎青执看了金小树一眼,隐隐猜到了么。 以前他从朱家往回带东西,金小树不会动要,他给了之,金小树还会快吃掉。 但最近……金小树不仅跟他动要,完了还不吃。 金小树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这些吃食,他是不是拿去送人了? 金小树在他眼里年纪还小,但在这个代……五六岁成亲的人比比皆是。 黎青执记得原在盂县,有一回参加一个大户人家婚礼,郎才三岁,在成亲天还穿着喜服跟一群孩子跑跑跳跳地玩儿…… 金小树好歹已经满了六岁,有喜欢的人太常了。 “姐,我今天卖掉了不少东西……”金小树一边划船,一边跟金小叶说自己这一天都干了么。 金小树这一天天挺忙的,晚他还要回家睡觉,肯定没间跟人家姑娘做么,估计也就抽空说句送个东西。 黎青执放下心来,继续听金小树说话。 他们快就回到了村子里。 张赟权被抓的事情,村里人今天才知道,于是黎青执他们刚下船,就有人来打听张赟权的事情。 黎青执仔仔细细地跟他们说了。 村里人闻言都高兴:“张臭钱被抓了,以我们买肥料,是不是会便宜?” “肯定会便宜!” “真好!” “苟县令是个好人!” …… 村里人跟县城的人一样开心。 虽然他们能省下的钱其实不多,但村里人来说,哪怕只能节省一文钱也是好的,能买一大块豆腐吃呢! 说着话,又有一艘船来了,是姚艄公的船。 不过撑船的不是姚艄公,而是金小叶的堂哥金桑树。 金大伯一共三个儿子,排中间的金桑树一直不怎么受重视,但这次,他脱颖而出,成了姚艄公的徒弟。 在庙前村一直不怎么受重视的金桑树,突然就成了庙前村人人羡慕的存在。 姚艄公的腰还没好,金桑树把船停好之,就扶着姚艄公下船,办事特别细心。 黎青执能看出来,姚艄公这个徒弟满意。 回到家,黎青执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亲黎大毛黎二毛,亲完,他将柿饼拿出来,给了他们一人一个,接着又给黎老根赵小豆一人一个。 还剩下个柿饼,他打算明天早给黎大毛黎二毛吃。 “柿饼啊,我还没吃过呢!”黎老根拿着柿饼特别高兴。 庙前村有柿子树,柿子他是吃过的,但没吃过柿饼。 “柿饼挺好吃的,爹你喜欢的话,下次我给你买。”黎青执道。 “哪用的着,不用给我买……柿饼这么好吃,谁不喜欢啊!”黎老根咬了一口柿饼,一边说不用买,一边期待地看着黎青执。 这分明就是想要的,下次可以去买点,黎青执将这件事记在心里。 吃饭的候,黎老根一直在说今天村里发生的事情,比如说金大伯家,金柳树的媳妇儿跟金桑树的媳妇儿吵起来了么的。 农村生活,真的是多姿多彩。 第二天,黎青执照旧去县城。 因为他出意扳倒了张赟权,在苟县令重视他,而他也打算跟苟县令搞好关系,既如此,他肯定要多去走动。 黎青执照旧先去朱家,然再跟朱前一起去县衙。 他们到县衙的候,苟县令已经神采奕奕地在处公务了。 他以前从未这么勤快过,但在……他这不是掌握实权了吗? “老朱,小黎,你们来了!”苟县令看到他们,热情地招呼起来,说了说张赟权这件事引发的续。 张赟权的手下他抓了不少,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干过坏事,昨天一天已经有多人来告官了,只是人太多,处起来有些麻烦。 黎青执道:“大人您真是体恤百姓!您觉得百姓告状麻烦的话,不如就请个人,在衙门门口帮百姓写状纸,等天,再一一审讯些人。” 苟县令其实是觉得自己要处么多案子麻烦,但在黎青执嘴里,变成了他担心老百姓告状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