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给现实世界加上亿点新设定> 第 195 章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95 章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2 / 5)

,人们对于这份信仰会更加虔诚。”

这种时候,建立一个属于神龙的国度,人类为龙之从属,他们多半不会拒绝,反而会感恩戴德。

深渊编造者的表情凝固起来。

祂知道对面的龙打算做什么了。

但她怎么会愿意?

她怎么敢的?

“以信仰立国,确实是天才的想法,只要稍微给人施加恩惠,这份信仰几乎永不会断绝。”龙轻轻开口,她的话语证实了深渊编造者的想法:“但如果……这份恩惠是来源于龙本身呢?”

龙转过头对他,蓝紫色交织的眼眸中,有着野兽的竖瞳,“死去的龙价值比活着的龙更大,这份信仰还会纯粹吗?”

她极其爽朗地笑道:“所以,借你地方一用,我要渡个劫。”

雷霆于上空笼罩而来,四面八方的人,都见证了龙神庙宇之上的雷云。

“但凡修行之人,在突破境界的时候,都会渡此雷劫。”一个从未听闻过的声音在他们心间响起,虽然只是第一次听见,但每个人都莫名知晓,这是龙的声音。

此刻之前,没有人知晓雷劫是什么。

很快他们便见识到了。

雷霆之威,天地之威,不可阻挡。

一条金红的龙腾空而起,落在那漫天乌云之中,耀眼夺目的雷霆劈在龙的身上,炸开一团团电光。

偶尔有些落在地上的,都是树木折断,房屋烧尽的下场。

无法抵抗之天灾——这便是人类对于雷劫最初的印象。

一道道雷光不停落在龙的身上,最初人们见到龙与雷霆势均力敌,还在大声叫好,随着时间的推移,龙渐渐的露出颓势来。

人们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手攥起,紧张得不能自已。

他们害怕看到龙会死,但又在恐惧之中,无法逃开这一份可能性。

直到神龙一声哀鸣,在众目睽睽之下,砸落在地上,压垮了自己的神庙。

鲜血泼洒满地,淋得人鲜血淋漓。

最初被龙血淋到的人是害怕与惶恐,当龙血的效用于身体显现,这份害怕就变成了贪婪。

龙的尸体还在那里,仅仅是龙血便拥有这份效果,剩下的部位呢?

当神明被赋予了食物的属性,祂还会是神吗?

当龙血龙髓龙筋与龙骨皆有妙用,祂还会在人类眼中至高无上吗?

深渊编造者知晓这份答案。

这是祂所见过的,对人类最了解,也是对自己最狠的救世主。

金色的龙以雷霆与鲜血洗去了自身的神性。

一百年来对龙的神化,将在这一日之后,缓慢崩塌。

龙血可炼体,龙筋可作弓,龙鳞是最好的盔甲,龙角是珍贵的药材。

龙自身为人打造了更能广为流传的神话。

顾茵在最后一刻,把将要死去的龙替换了下来

() ,身受重伤的史莱姆并没有被人发现,在场留着的尸体,是她做了平民化处理过后的。

例如龙皮只是稍微硬一点的鱼皮,龙血之中掺杂了炼体药剂……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世界上第一具龙的尸体,于此刻,龙尸为宝只是传说。

百年之后,这就是神话!

她最初添加的设定,将成为龙最为根源的一部分。

在龙被神话的传说之后,必定出现人被神话的传说。

例如饮食龙血的人,在此后荡平妖魔。

人就是这样的存在啊。

他们是最为相信自己的种群,而这份信任,会伴随着神话一直流传下去。

没有人知道龙神的祭司去了哪里。

那一日之后,龙神的庙宇悄无声息地化为灰烬。

【最初的神话·龙,已添加。】

时代不断发展变化,没有人再见到深渊编造者,也没有人再见到顾茵和与之相关的一切。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场博弈,从未停止。

它将横跨三千年。

……

时间从青铜时代,渐渐来到铁器时代。

只要人开始脱离最初的饱腹,就会逐渐向往精神的追求。

艺术便是于此诞生的。

在之前的时代,艺术粗糙而简单,只是洞窟之上的壁画。

当人们对世界能进行的改变越来越多,诞生的艺术就会越来越多。

这其中,最快出现的,是故事。

最神奇的也是故事,无论是什么,都可以作为故事的载体。

绘画、雕刻、文字、音乐……

它们既可以承载故事,也可以成为一个故事。

龙神死去的故事已经有了数百个版本,其中一半,都是在那之后获得龙神之力的人的故事,他们有的外出冒险,有的血战妖魔,还有的,在故事之中,成为高高在上的仙人。

龙的死亡已经长达数百年之久,妖魔已经再次诞生,但因为于雷劫下死去的龙,所有的妖魔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劫难——雷劫。

无论人类还是妖魔,只要境界变化,就会有雷劫出现。

而雷劫,在之后人们的口口相传之中,除开与本身实力的关联外,还有善恶方面的关联。

作恶多端之辈,其雷劫自然是要比好人强上许多的。

顾茵自己也没想到会有雷劫出现,但细想之下,又极为自然。

妖魔本就是诞生于人类自身的想象,当人对它们赋予了雷劫的特征,它们自然无法脱离。

就是人类第一次想象力爆发的时刻,深渊编造者再次踏足了这里。

祂成为了新的王。

新的王对于艺术极为追求,人们对于各种艺术形式都十分追捧,对于能保存下来的画作与故事,更是作为身份的象征而存在。

纸张在这种境地之下变得更为稀少昂贵,大多数人还

是用的竹简。

一首短诗竹简便足以记载(),但故事不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