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文帝一听一个小姑娘竟然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帮助那些难民,自然是颇为感慨。 “不过是一个稚龄女童都能想到为国尽心,为那些难民尽力,可是朝中多少尸位素餐之人,朕每每思之,都恨不能将其碎尸万断。” “圣上,如今太原府的灾情要紧。微臣听闻户部筹备的第二批粮食也已经准备就绪,谢大人前往太原府已有十余日,咱们是否要将这批物资送过去?” “自然要送!就让谢夫人以及谢姑娘筹备的这些物资同行,当然,要与朝廷的赈灾物资分开,但是单子上要写明谢家出了多大的力。” “是,圣上。” 景文帝笑道:“你夫人也是个明事理的,此次捐出这么多的粮食,自己家可别断了顿。” 赵越笑得一脸轻松:“圣上放心,臣就算是真没粮食了,也断不会到您跟前儿讨吃的。” 景文帝心情极好地大笑数声:“去吧!” 大冬天去赈灾,原本就是一件苦差事,气候冷就不说了,对于救灾的展开也是困难重重。 谢修文在太原府待了不到半个月,人已经瘦了快十斤。 倒不是吃不好,只是单纯地太辛苦了,他每天的睡眠时间基本上就是两个时辰多一点,哪怕是下人照顾地再仔细,谢修文也一样是生病了。 主要还是急的。 谢修文的嘴角上都长了泡,各种物资在源源不断地往灾区运,可是面对十几万的灾民,这些物资是又根本不够瞧的,仅仅是如何分配这些物资就是一个大难题。 好在一同过来的冯数愿意配合他,如今已经将这些灾民分成了几个区域来安置,最起码可以保证大家伙一天能吃上两顿热乎的。 若是其它季节,也不需要再操心御寒的事,可是如今不行。 大冬天,总不能让这些人在冰天雪地里头睡觉,一旦不注意,一晚上过去,这人就没气了。 可是北方的冬天也不适合盖房子,地下的土冻得梆梆硬,挖都挖不动的。 谢修文只能想尽法子租借房子、搭简易帐篷等,就连城外十里亭都被他命人在外头围上一些旧粗布,做了临时的救济所。 实在是没法子了。 饶是如此,仍然有大量的难民无处可去,有的直接就缩在墙根儿底下,白天还好一些,有太阳照着还不觉得冷,可是一到了晚上,这些人冻得手脚都是僵的。 眼瞅着每天都死人,谢修文哪里还能坐得住? 冯数也只能劝:“谢大人,您也别太着急了。就目前来看,死亡人数在下降,咱们的赈灾还是初见成效的。” 谢修文无奈摇头,他如今只是在太原府这里赈灾,他知道还有好多人压根儿就来不了府城,而是缩在了地方的庇护所。 这些日子他也去下头看过了,有两个县的处置还是不错的,至少死人的数量也在下降,而且也保证了每天至少两顿的热食,那粥虽说达不到立筷不倒的地步,但是至少喝一碗能让人肚子里暖烘烘的,吃不饱,但是绝对能让肚子里有食儿,只要缩着不动,能撑上几个时辰。 不是太原府的官都是好人,而是年前圣上刚处置了一批勾结商户的贪官,余下的这些,可不敢造次了。 赈灾一直进行到了三月初,大多数的流民都已经回到了自己的故地,谢修文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跟着谢修文一直忙前忙后的武师傅也跟着轻松了不少,谢大人也太实诚了,而且事情也是安排得方方面面都十分周到。 该说不说的,反正做为老百姓的武师傅看来,要是多几位这样的好官,那大家的日子就有盼头了。 三月底,谢修文顺利返京。 此去太原府两月有余,赈灾事宜也都安排妥当,回京就等于是立功了。 谢修文这回回来,还带了一对兄妹。 这兄妹二人的长辈兄弟都没了,只余下一些远亲,但是没人愿意要他们。 谢修文也没法说那些亲戚们心狠,毕竟都是刚刚经历了大灾,他们尚且自身难保,又如何能得再管得了旁人? 这对兄妹是在半路上拦住谢修文的,两人又瘦又黑,跪在冰冷的地上不肯起来。 最终,谢修文只得将二人买下,原本不愿意让他们签死契,可是兄妹二人铁了心要跟着,只为了报答他的恩情,谢修文无奈,也只能由着他们了。 其实,谢修文主要还是不放心这兄妹俩,年纪太小,若是他不收下,这兄妹俩怕是没有活路了。 哥哥叫陈爽,妹妹叫陈夏,谢修文赶到太原府的第三天,便救下陈夏的小命。 如果不是他及时发现这孩子高热不止,这会儿陈夏的小命早没了。 这年头,一场高热要掉一个孩子的命,再常见不过。 陈夏年纪小,现在才五岁,谢修文就想着干脆带回去了,让她跟在乖宝身边做个小丫环也是好的。 谢修文功成身退,太原府再度恢复如常。 他这一走,太原刺史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不是没想过打那些赈灾款的主意,但是实在不敢。 年前圣上下旨杀了一批官员的事,他还没忘呢,那血自手下脖子里喷出来的一幕,他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刺史不敢打赈灾款的主意,反而还要担心会不会再被他给查到自己的一些尾巴,所以做人更加地小心谨慎。 果然,小心驶得万年船。 这次总算是有惊无险。 谢修文回京交旨,景文帝留他说了一刻钟的话,之后吩咐他回府歇息,准他七日的假期。 谢修文如今瘦的快要脱相了,刘若兰给他缝制的那些衣裳,如今套在身上都是空荡荡的。 景文帝看到他如此形象,自然也更是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