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1940> 1936 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36 上(2 / 2)

知道还能用什么形容词,“如今能有几个人接受大学教育…你打算学什么?”

“德语。“

他不自觉得瞳孔放大,震惊之余更有一种后怕。

”德语?“

”嗯。小时候因为父亲工作原因在德国住过一阵子。从那时开始接触德语和德国哲史。斯特拉斯堡说德语的人很多吧?“

”是的。“他明白自己的法语听着不像母语,便坦白到:“我们在那基本说德语。”

她便兴奋地用德语和他交流。她的德语说得流畅,却让他心中不是滋味。他想,她能读大学,外语还说得那么好,真是有骄傲的资本。

“你在哪里读大学?”他又问。

“巴黎。”

”哪所学校?“

”巴黎高师。“

他苦笑了一下,她毫无攻击性的回答本能地刺痛到他。

他曾一度视巴黎高师为梦校,只是现实的窘迫让他意识到,大学是他触不可及的人生阶段。后来,他一路辗转,成为飞行员,一切还算顺利。

只是刚刚一下子,他意识到自以为早已淡忘的童年遗憾,原来如此鲜活,历历在目。

在他为往事暗自失落时,她正注视着他。她发现他长得很美,而且自身弥漫着一种失意者的忧郁,眉眼间有悲天悯人的神色。

她心中一动。

他感叹她的风华正茂,她着迷于他的失意气质。两人都不说话,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所思所想中。

—— —— ——

他住院的第四日。她与姐姐在家里吃早餐。

”昨天发生了件古怪事。“海德伦说,”住在对面的女孩告诉我,她父亲白天徒步到我们后边的山,结果在山脚下发现了一把枪。“

“啊?”

“她父亲把枪拆卸一看,发现弹夹里装满子弹。说是把德产的瓦/尔/特/手/枪。”

“奇怪了。”

“我想,”海德伦若有所思,“是最近有人丢在那里的。可是谁会无故经过那块偏僻的地方,还留下一把完好的枪?”

“说不定是一战时期留下的。”黛拉说。

“但是□□的成色很新。”

事情怪诞无解,她们煞有介事地对视着,却想不到合理的解释。

早餐结束后,黛拉说要去看那个病人。

海德伦先是戏笑妹妹因为缺男人才如此殷勤,后来又忽然严肃地说,自己也应当去看望一次。

她们进了医院,见到他正一瘸一拐地在大厅里走动。

三人互相打过招呼后,他高兴地说,自己的烧在清晨已经退了,只是膝盖摔伤处还痛得厉害,要再养一会儿。

“黛拉把你的遭遇都告诉我了,我很难过。你不要着急离开,先好好调养。”海德伦说。

三人就他的遭遇聊了几句,姐姐又问:“达伯这一带偏远,你怎么会想到这呢?”

他的脸色变得凝重,答道:“离开斯特拉斯堡后,我从萨尔堡前往南希的路上,遇到了黑车。我觉得他们形迹可疑,勒令他们马上停车。后来,他们把我抛下,走了。”

“你在哪里下的车?”

“大概是达伯西北角。”

“我们这地方山多,听说很多不熟悉这里的人都会迷路,最后走到山边。”海德伦调侃起来。

黛拉在一旁听着,早已明悉姐姐对这个病人的疑心。

只见他轻轻笑了笑,摇摇头,说:“我走平地,误打误撞到这里的。虽然一路平坦,可走得急,还是摔伤了。”他摸了摸自己的膝盖。

他们就这样迂回地聊着。面对这样虚弱的病人,海德伦不愿乱下定论,再闲谈几句,她就先行离开了。

—— —— ——

那个上午,窗外的天空草木如油画般浓郁明亮。

他说想出去走走。医生同意后,他和黛拉走到医院后面的草地里。

他说:“总算见到你神秘的姐姐了。她一定和你一样学识渊博。”

她笑了:“姐姐一直有自己的抱负和追求,我没法和她比。”

一阵风吹过,树上挂的秋千轻轻摇摆,远处还有风铃的声音。

半晌,他开口道:“我以为自己会死在暴雨的那天,可我现在好好地站在这,面对这么美的景。”

说完,朝她笑,眼底深处却仍带着让她心疼的忧郁神色。

她走近他,伸出双臂环抱住他,头轻轻枕在他肩上。一系列动作极其缓慢,因为她怕他抗拒。可他同样抱紧她,用那样的力度使她安心。

她也不松手,反而加紧力度抱住他,他用更紧的拥抱作为回应。

两人就这样一言不发,脸颊相贴,感受对方肌肤的温热,沉溺在被紧紧抱住的幸福中。

这种拥抱不带爱情意味,倒更像在说:我们本不会相遇,可我遇见了你。如果有天终将分开,我希望永远能记住牢牢抱紧你的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