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年的深冬里,长信侯府上灯火通明。
长信侯夫人阳氏诞下一对双生女。
这个消息,可把侯府一众人吓坏了。
大齐民间一直有个传闻,双生子女不详,若是不讲双生子女其中一个送走,这户人家势必会流年不顺,恐会有灭顶之灾!
刚刚生产完的阳夫人十分虚弱,用最后一丝气力看着在襁褓中的一对女儿,一颗心为她们揪着。
阳夫人舍不得任何一个孩子。
她不忍心看下去,阖眸叹息一声,眼泪随之流下。
长信侯走了进来。
年轻的长信侯没有发福,将近而立之年的他身上有独属于这个年纪的男人味,仙风道骨般的他似清俊少年郎。
接生婆抬眼见到长信侯,语气很是委婉,恭敬行礼说了声“恭喜侯爷喜得千金”,说完便悄悄退下,生怕长信侯动怒时波及到自己。
长信侯闻言,内心毫无波澜。
他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再来一个女儿只是锦上添花,他才不是那种重男轻女的父亲。
长信侯无暇顾及接生婆,只挥了挥手,走进产房看阳夫人母女。
两个女婴都由各自的乳母抱着,安安稳稳在她们怀里睡着觉。
长信侯随意瞟了一眼女儿,便走向阳夫人的床榻,坐在床榻之上,紧握住阳夫人的手,轻声说道:“夫人,你辛苦了。”
他从未生儿育女,女人生孩子犹如去趟鬼门关的说法,他听后也是一笑了之。
生孩子的又不是他,他才不会关心这些杂七杂八的事。
阳夫人听到丈夫的这声抚慰,心安了不少。
她说出自己想的两个名字,看眼女儿们的方向,语气十分虚弱,说着自己的提议:“侯爷,我......我想了两个名字,侯府里姑娘辈都是行‘映’字,我们的女儿便......便叫映雪和映容吧?”
长信侯下意识点头,压根没看女儿,他的眼里只有娇艳欲滴的妻子。
听到两个名字,长信侯没觉得有何不妥,都是很好听的名字,也符合大家闺秀。
“都听夫人的,映雪和映容都是好名字,三娘无论取哪个名字,都不失她侯府贵女的身份。”长信侯笑着说道。
阳夫人面露难色,双眸微闭,险些看不到她的眼珠。
阳夫人这样的神色使得长信侯不解,他止了笑,先是皱着眉头看向阳夫人,又看向女儿。
女儿睡在乳母怀里,笑得甜蜜。
他们的女儿并未有所不妥啊?
长信侯忽的又看到一个女儿,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揉了揉眼睛,面色一僵。
阳夫人见状,用最后一丝气力拉着长信侯的衣袖,哀声求道:“侯爷,留下映雪和映容吧,她们可是我们的女儿啊!”
长信侯没说话。
阳夫人一声又一声地求着。
她的身体还未痊愈,这么虚弱地求着长信侯,摇晃着他的手臂,使得她身上隐隐作痛。
长信侯看见被子上一抹红色,骇了一跳。
他高呼府上奴仆,命她们去叫大夫来。
阳夫人不依,依旧求着长信侯。
长信侯很是无奈,答应了她。
次年秋,长信侯命奴仆送走了映容。
年纪尚小的映雪在房内嚎啕大哭。
或许双生女会有心灵感应。
那一日的映雪,无论乳母嬷嬷们怎么哄,她都没能止住哭声。
长到七八岁,那时的映雪很喜欢她的姑母柳夫人,可柳夫人对她总是板着一张脸,这让映雪很是茫然。
她问母亲,阳夫人说姑母就是那个性子,说姑母对父亲对祖母都是一样的,让她不要担忧这些。
她问父亲,父亲说得很含蓄,随便找了个借口敷衍她。
她问祖母,祖母凶了她一顿,叫她以后不要再问这些。
年幼的映雪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能讲这个疑惑放在心里,不跟任何人说起。
直到那一日,她在清阳长公主府上看到了明婧。
她听说过明婧,是独自开了一家酒楼的女子。
初听这事,映雪很是吃惊,曾命贴身婢女春桃去打听过,发现消息的确属实。
那时的映雪在想,若她能亲眼见到明姑娘便好了。
只可惜她日日拘泥于内宅,若没有正当理由,是不能随意出门的。
比如去哪个好友家里应酬,去勋贵人家的席面啊,又或者陪母亲或祖母出门踏青、礼佛那些......只有这样的理由,她才能踏出长信侯府。
清阳长公主在人群之中便是耀眼的存在,第一眼,众人的目光只会看向清阳长公主。
明婧一张娇软的面庞下,藏着一颗坚韧不拔的心。这样的女子,第一时间吸引着映雪的目光。
当她仔细看时,惊得浑身一激灵,迟迟回不过神来。
为何......为何明姑娘与她这般相像?
映雪想不明白。
回到长信侯府后,映雪想得入迷。
她很想问一问母亲,明姑娘与长信侯府是不是有点关系。
可她又觉得这个问题很是可笑。
若明姑娘与长信侯府有关系,她这十六年来,怎会从未见过明姑娘?
那她们为何如此相像?
难不成是巧合?
映雪只能如此想。
那一夜,她彻夜难眠。
她夜里曾醒过好多次。
秋日的夜风凉爽,她从床榻之上站了起来,将窗户打开,感受着晚风的清冷。
望着满院的落叶,映雪的思绪却飘到了明姑娘身上。
她想去问一问明婧。
映雪猛的摇头,她不能如此莽撞!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映雪痛苦地挠着头,连窗户也忘记了关,躺在床上看着鹅黄软帐。
九月里,映雪收到一方帖子,是靖远伯府为江绪设的凯旋晏的请帖。
映雪本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