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什么。”陆昭放下镜子,摸了摸嬴更的头,“这么早就起了,怎么不多睡会儿?小孩子要多睡觉才能长高。”
嬴更小声嘟哝:“要是起晚了,阿母会叱责。”
“原来如此,”陆昭沉吟道:“那还是听你阿母的吧。”
嬴更:......
这时仆役进屋通知二人早膳已经备好,于是陆昭牵着嬴更来到了用膳的内堂,女主人王妏早早到了,等候在此。
见人都已经来齐,一家人准备用早膳。
早膳在现代看来稀松平常,一日三餐是个约定俗成的习惯,但事实上,在古代却没有三餐的概念。商周时期已经有小食和大食之分,普通人一天只吃两顿,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了宋朝。
在这个时期,由于小农经济的发达,食物变得丰富起来,民间渐渐有了吃夜宵的习惯。但夜宵也只是汴京临安,这等商业发达的城市才有的特色,大多数人依旧是一天吃两顿。
直到清朝末期,一日三餐的饮食规律才慢慢普及开来,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当然以上都只是针对普通人,那些有钱有闲不用为生计发愁的贵族们,自想是想什么时候吃,就能什么时候吃。就比如在汉朝,一天吃几餐甚至成为贵族间的攀比方式。
所以说一切约定俗成,对贵族们从来不适用。
见陆昭坐定后,其余人才陆续就坐,等菜肴陆续上齐后,早膳便开始了。
几人吃饭时都秉着食不言的规矩,就连筷子触碰碗碟发出的声音,也是极其轻微。
秦汉实行分餐制,每人拥有一张食案,吃饭时互不干扰,陆昭倒是很喜欢这一点,干净又卫生。
他扫了一眼桌上的早饭,有粟米粥、肉羹、煎鰿、酿制米浆、水煮葵菜等等,还有桃子和梨等应季水果,单看着就十分丰盛。
先是浅尝了两口粟米粥,发现味道竟然还不错,入口就是一股天然的谷物味道,温热的粟米粥流入胃里,刚起床的困倦一扫而空。
接着将筷子伸向煎鰿,这煎鰿也就是煎鲫鱼。屈原在《大招》里曾说过“煎鰿膗雀,遽爽存只”,可见煎鰿在屈原心中,是极其美味的一道佳肴。
可惜陆昭不大爱吃鲫鱼这种河鱼,总觉得有股子土腥味。在现代烹饪这类河鱼时,他总会用味道浓烈的香辛料掩盖其的土腥味,但现在调料缺乏,所以他只夹了两筷子便不再碰。
这么来来回回吃了几天,陆昭实在有些受不了,虽说每次端上来的菜肴上倒是挺多,但翻来覆去就是那几样,此时食材和佐料都很匮乏,厨子掌握的烹饪方式也非常有限。这让以品尝美食为副业的陆昭,实在忍受不了。
而且他还发现了一个问题,作为碳水大省前身的渭河平原地区,怎么连面条都见不着。
他记得小麦可是在西周时期,就从中亚传入了华夏,《诗经》里都曾记载过小麦,如“爰采麦矣?沬之北矣”。照这么说,此时肯定有小麦存在,既然有小麦,那怎么没面粉。
于是陆昭叫来府里的厨子,问道:“府里有没有面粉吗?”
厨子一脸无辜:“公子说得面粉是何物?小的从未听说过。”
“府里小麦总有吧?就是小麦碾磨成的粉末......”
“当然有!”厨子还以为自己弄懂了陆昭的话,不等陆昭再次开口,连忙道,“公子您等等。”
过了一会儿,厨子捧着膳盒找到了陆昭,谄媚道:“公子请看。”
陆昭满怀期待地打开膳盒,结果一看大失所望,里面根本不是他要的面粉,而是被煮熟的细碎麦粒。
“这是什么?”陆昭还是头一回小麦的这种吃法,“你们平时就是这样食用小麦的?”
“平常人家都是这样吃的。”厨子点头,然后讪笑着挠头,“麦饭粗鄙,公子肯定没有尝过。”
陆昭当即用筷子夹了一点小麦饭放进嘴里品尝,确实如厨子所言味道粗鄙难以咀嚼,虽有麦子的清香,但全无面粉的细腻可口,而且很是噎人。陆昭连喝了几大口水,才将卡在食道里麦粒咽了下去。
于是陆昭问厨子“就没那种可以将麦子,碾磨成粉末的石制用具?”
“有,当然有!”厨子以为自己又懂了陆昭的话,连忙将后厨的杵臼搬到了陆昭面前,但这依旧不是陆昭想要的东西。
旁边的随从周兴见陆昭叹气摇头,问道:“公子想要的究竟是何物?请告知属下,我一定为您找来。”
“我想要的是石磨,能将麦子磨成细腻粉末的石磨。”
周兴摇头却道:“这......属下从没听说过世上有此物。”
陆昭心想,这不应该啊,不是说石磨是公输班发明的,这公输班也就是鲁班,春秋战国人士,难不成这门技术还没传到咸阳。
既然现在没有石磨,那就只能想办法做。在得知府里有石匠后,陆昭当即决定画一张石磨图纸出来,让石匠照着造出来。
按理说,从小生在城市里的陆昭,应该对石磨这种东西感到陌生。
可是谁叫母亲陆一芸女士喜欢养生,崇尚纯天然无公害的食物,专门在郊区买了块带院子的房子,不仅种菜自给自足,就连豆腐这种东西都喜欢搁家里做,为此陆女士特地从乡下购置一个大石磨,让人安放在院子里,一点也不嫌麻烦。
但凡陆昭在家,陆女士就会将转石磨这项苦差事交给他。这么一来,不需要去健身房,就可以练成麒麟臂,因此他对石磨构造还是比较了解。
陆昭跃跃欲试,对周兴道:“取一张纸来。”
“是,公子。”周兴蒙头就往外走,刚走出去就发现问题所在,于是就问陆昭,“公子,纸为何物?属下从未耳闻。”
陆昭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道:“我差点忘了。给我找一块布来,然后......对了再找女子画眉用的工具来。”
此时没有铅笔,用毛笔画图对他而言难度太大,女子画眉用的工具,倒是一个不错的替代选择。
不消片刻,周兴就将丝帛,以及女子画眉用的黛砚一并带来。
在纸没有发明前,贵族喜欢用柔软的丝帛画画,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