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华年这番话说出来。 场内的三个人都傻了,他们完全没想到。 卖鱼的背后,竟然会有这么多的好处。 别人不说。 就说李安民。 此刻,他的双眼亮晶晶的,看向武华年的眼神都变了。 自古以来,淮河就被民间视作害河。 而其中原因无二,那就是因为这条河总是泛滥。 每每到了春秋时节,就会有一场场的汛情。 历朝历代对此皆是颇为头痛,可又无可奈何。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百姓惨死在这条害河所爆发的水患之下。 而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大乾自然也不可能是例外。 在李安民的记忆当中,淮河所爆发的洪涝灾害就有不下十数次。 他上位之后,更是有四次之多,每次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治理灾情。 可若是能解决。 他花点钱也无所谓。 但偏偏钱花了,粮食给了,却一点作用都没有。 更是有一次,差点将淮河下游的淮南道彻底摧毁。 李安民数年来不知为此想了多少办法。 什么清理河道,扩宽河岸,加厚河岸,建设堤坝等等诸如此类的方法全都用上了。 可今年淮河仍然是不可抵挡的再度爆发了洪涝。 这都让李安民绝望了。 甚至他都想直接摆烂撒手不管了。 可想到那些受灾的黎民百姓,他也只能咬牙坚持下去。 如今。 武华年的一番话,也是让他看见了彻底根治淮河的希望。 李安民捉住了武华年的手腕,神色迫切道:“你,你说的是真的?只要多挖蓄水河,淮河真的就不会再泛滥了?” 武华年被这货突如其来的举动给吓了一跳,下意识点头。 “理论上来说的确是这样。” “淮河之所以泛滥,就是因为淮河处在秦岭山脉居中的低洼处。” “整个秦岭的水都会往淮河汇聚,使得淮河的水流流速非常巨大。” “与此同时,因为两百年前黄河改道,夺淮入海的缘故,致使淮河出海口压力激增,导致淮河水流流速放缓,秦岭等地汇聚来的水无处排泄从而决堤。” 武华年一五一十的说道:“可是就算水再多终究会有个限度,只要能存储一些水,保证淮河的流速均匀,让淮河一直保持在安全水位,那就没什么问题。” “不过嘛。” “若是真想让淮河长治久安,最好还是先疏通一下黄河的旧河道……” 李安民听的认真。 可武华年的话音却是戛然而止。 李安民疑惑抬头,看向武华年,用眼神问这货,怎么不往下说了。 武华年却只是微微一笑,道:“咱们聊这个没啥意思,反正跟咱也没啥关系。” 他只是此次山南道赈灾的负责人,又不是大乾工部的水利官员,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儿就完了。 只听了半截话的李安民憋得难受。 “武大人既然都说到这了,不如就说完吧。” 李安民干笑着道:“万一什么时候皇帝陛下想到这一层,咱们不也好给皇帝陛下出谋划策,为君分忧,没准还能因此获得一场富贵呢。” 武华年正欲开口说点什么。 可他猛然间想起了些东西,便道:“诶,你说起这个我倒是想起来了。” “当初淮河泛滥的时候。” “我可是就跟你一个人说过我知道怎么治水。” “但没过几日,朝廷的圣旨就传到了我这个小县令的手上。” 武华年眯眼看向李安民道:“这事儿上面,该不会也有你李老爷的功劳吧?” 他其实也找人调查过李安民的身份。 可是据回报所示,李安民就是上京城的一个普通商贾。 但武华年却愈发觉得,他的身份没那么简单了。 而听闻他的话。 李安民先是一愣,心里一阵莫名发虚。 不过很快,他就镇定下来,不急不缓的说道:“武大人,你未免也太看得起李某了。” “李某就是一介平民,没有那么大的能量与能力。” “不过……” 说到此处,李安民顿了顿,又道:“若认真说起来,这事儿或许还真跟我有些关系。” “之前在一场酒局上。” “我和我的几个朋友聊到了武大人的那翻言论。” “当大家听见,武大人那句,国家有难,我当出征,为国效力,为国分忧,为百姓谋福时,更是对武大人赞赏不已。” “而我的一个朋友,在事后就将您的话,告知了他的姐夫。” 李安民将目光放在武华年的脸上,笑着问道:“武大人可知,我这个朋友的姐夫是谁?” “谁?” 武华年问。 “方木端!” “方木端方宰相?” 武华年颇为惊讶的瞪大眼。 在大乾,谁人能不知道方木端的大名? 这人可远非寻常文臣,那是从战场上走下来的军师,一直都是当朝皇帝面前的红人。 而听李安民这个意思,李安民就是通过他的嘴才把自己举荐上去的? 见武华年那瞠目结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