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说话,她也会站出来解释,不会误会宋大夫的。
如此一来,叶小满也就放心了。
晌午。
叶小满在热闹声中,清点了一下手上的铜板,喜滋滋地一拍叶长生,便道:“走,大哥,咱们下馆子去。”
今天,叶小满一家都来了镇上,将一大筐的枇杷,还有两只野鸡两只野兔都给卖了,现在手上足足有好几百个铜板呢。
装在叶小满的袋子里呀,那是沉甸甸的。
中午,又可以去吃臊子面了呢,还是多加臊子的那种!
唔…她怎么好像觉得,就像是“今天发了工资,吃方便面的时候能加一根火腿肠”的感觉呢?
日子苦哈哈的,什么时候能大块吃肉就好了呢。
“娘,那我和妹妹先去面馆啦,你从周大娘那里过来,就能直接来吃饭了。”
叶长生对着王氏喊了一嗓子,就带着叶小满和叶平安,先往他们在镇上的“据点”,福来面馆去吃面了。
叶小满走在路上时,四处望了望。
今天镇上真热闹呢,来卖东西的人好多,叶小满看着集市里还有卖小兔子的,白白的小兔子,蹦蹦跳跳的。
她想吃兔肉了。
叶小满看着这小兔子,垂涎不已。
做兔肉其实是有技巧的,一般人做出来容易腥,所以也不会太好吃,导致兔肉便宜,吃的人也不多。
叶小满却会一手腌兔子的办法。
腌了以后,再拿去烤,最后撒上酱料,做成手撕兔子,配上什么花生碎和芝麻,好吃极了。
“嗯…大哥。”叶小满拉了拉叶长生的袖子,认真道:“咱们去买几只小兔子吧。白白的那种,养大了能吃肉,还能做兔子手套。”
现在是四月。
养到七月,三个月时间也差不多了,吃兔肉,还能用兔子毛做领子和手套什么的,今年又能过一个暖乎乎的冬天了。
“也好。”
叶长生对于叶小满的要求当然不会拒绝了,刚要点头带着妹妹去买兔子,却见叶平安探头探脑的,一副想要溜之大吉的样子。
“...”
看着这样的叶平安,叶长生忍不住就叹了口气,然后道:“去吧去吧。别待太久,早点
儿回来。”
“中午吃了饭,再给你买点儿纸笔和书什么的,就该回去了。”
“谢啦,大哥,记得给我那碗面也加点儿臊子呀!”叶平安喜滋滋地说着,还真的拔腿就跑。
叶小满望了一眼迅速穿过人群的叶平安,忍不住也是一笑。
她二哥呀,这是想要去镇上的学堂听听课呢,趁现在还没到学堂中午下学的时候,还能听一会儿。
也真是不容易。
看着叶平安的背影,叶小满就有些感慨了,说道:“要是咱们能在镇上住就好了。只是,要想想养家糊口的问题。”
叶长生点了点头,便道:“也没事。二弟喜欢读书,咱们家也供得起。就是少了他,家里的农活怕是会多很多。”
叶小满家现在有两亩地呢。
一亩旱田,还有一亩水田,还有一大块的菜地,和叶小满自己开垦出来的药田,和一小片的那些果树林子。
果树林子还好,定时照看,收获的时候忙一忙,还有菜地,也稍稍轻松一些。
就是种地…
叶长生一个人照顾两亩地,可能还是会有点吃不消的,王氏在镇上接的针线活收入也不错,她现在也很少来种地了。
倒是王本那里…
想起自己的小舅舅,叶小满觉得说不定还能找他帮帮忙。
不过,王本现在成了村里的木匠,偶尔也要帮着人做一些柜子架子什么的,种地也只能隔三差五的过来帮一帮了。
说起来倒是巧了。
张家人,叶小满的娘亲和舅舅,在手工上面的天赋还真是不错呢。
王氏做刺绣有一手,王本现在做出来的木工也像模像样的,有一次叶小满过去看了,不仅仅是那些大件的东西。
王本用小刀雕刻出来的小摆设,例如笔筒什么的,也都很精致呢。
要是能靠手艺活儿吃饭就好了。
正想得入神呢,忽然叶小满的身侧,叶长生轻轻地就摸了摸妹妹的脑袋,问道:“想什么呢?”
“没什么…”
叶小满摇摇头,便道:“哥,咱们先去买兔子吧。”
别的事情,晚点再说吧。
叶小满挑了五只兔子,三只母的,两只公的,虽然都还小,但兔子基本上六个月就成年了。
现在这些基本上是两个月的兔子,拿回去养到七月,正好能下小兔子,还能顺便吃兔子肉。
福来面馆。
叶小满在摊子边找了一张比较大的桌子坐下了以后,就点了四碗加料的臊子面,还有一笼小笼包子。
那摊点的老板似乎认得叶小满这个软软糯糯的姑娘,看到她来了以后,连忙就去准备了。
“来咯——”
热乎乎的面条和包子端上来的时候,那老板又道:“给你们配了一碟小菜,是萝卜干,尝尝!”
叶小满看着那红红的,用一点辣椒沫儿扮过的萝卜干,就咽了口唾沫。
她最喜欢这一口了!
爽脆的萝卜干,带着一点点的甜辣味,拿来送粥是最好的了。
她小时候吃馒头,也很喜欢在馒头里加一点儿这种萝卜干进去呢。
“谢谢你啦,老板。”叶小满连忙谢过,正好就看见王氏和叶平安,在这条街的一头遇见了,正往这边过来呢。
“娘亲,二哥!”
叶小满连忙对着他俩招了招手。
两人,这就过来了。
这一顿饭,叶小满吃得饱饱的。
大碗的臊子面加上小笼包子,都有不少肉呢,她最近吃肉比较少,今天也算是能解一回馋了。
众人都吃好了,叶小满就去结账。
回头时,看着王氏盯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