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大夫也一副“我听到了什么,我不会被灭口吧”的尴尬样子,三两下收拾了药箱,向王夫人请辞了。
这被翻得乱糟糟的屋子里,只留下王夫人、宝玉、无法逃走的袭人和一干恨不得把头埋进地下的丫鬟婆子。
王夫人气得半死,既舍不得骂宝贝儿子,又不好发作苦主儿,只好暗戳戳使坏。
她提也不提叫袭人回宝玉那里的事儿,只当不知道大夫说她痊愈了,领着一干丫鬟婆子又浩浩荡荡地离开了。
宝玉此时一心都在宝钗身上,十分担忧姊妹们疑心她,也心事重重地走了。
袭人看着这一地的狼藉欲哭无泪:宝玉丝毫不顾及她的处境,将来怎么靠得住?
她正心灰意冷,转头却见这阵子一直照顾她的小丫头哆哆嗦嗦地躲在房门后,并未趁机离开,心里一松,自嘲道:看来我还没有到人嫌鬼憎的地步……
她快步走过去,轻柔地扶起小丫头,揉了揉她的脑袋,道:
“你若有别的去处,快赶紧离了我这里为妙……”
那小丫头“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抱着袭人的腿大声嚎哭:
“我爹妈才卖了我进来,哪里有什么去处!”
“我喜欢姐姐,姐姐别不要我,哇啊……”
袭人从荷包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块糖塞进小丫头的嘴里,哄她道:
“快别哭了,我不赶你走就是了……”
为着这个小丫头,袭人厚着脸皮去求了鸳鸯。
鸳鸯也可怜她的遭遇,不知怎么劝的贾母,反正最后府上皆知:袭人姑娘想自赎回家,老太太不肯,只说她此次险些丢了命,皆因府上管教不严的缘故。
现返还了身契给她,又赐下丫头、金银,还划拨了一个小院子给她。
如今令府里上下都不许打搅她,使她安静养病。
一时间府里的下人都称颂老太太的慈悲……
又说宝钗,那日.她提前回了家,胆战心惊地在家里躲着,惹得薛姨妈和薛蟠好不着急。
约莫是报应到了,府上渐渐起了流言,下人们都偷偷摸摸地讲是她害的袭人。
薛蟠成日在外鬼混还罢了,薛姨妈就住在梨香院里,哪里有不知道的理儿?
她起先不信,还狠狠发作了几个嚼舌根的下人,后头跟王夫人提及此事,见王夫人眼神躲闪、语焉不详,才知道事情不好,涨红着脸回了梨香院。
她一回去就令人传宝钗过来,难得严厉训斥她,道:
“宝钗,你说清楚,事情是不是你做的!”
宝钗跟个鸵鸟一样,只一心逃避,不肯讲话。
薛姨妈更焦急了,眼睛里含了泪,推了推宝钗,无措地道:
“你说话!”
“你要急死妈吗?”
宝钗见到母亲双眼含泪,心中大恸,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眼泪大颗大颗地往滴在地上,悔恨万分。
“是……是我……”
“妈,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不敢了……”
薛姨妈站在宝钗面前,只觉呼吸困难,血直往脑门儿上冲,抖着手“啪”一下给了宝钗一耳光,眼泪刷一下流了下来。
她又是心痛又是悲愤,搂着宝钗戚戚哀哀地哭道:
“难道娘还能为你罚一个婢子生气?娘是在哭咱们薛家,在哭你和宝玉的姻缘啊……”
薛姨妈自己也曾用这毒.药处置过家里的姨娘,根本不觉得宝钗进贾府的门儿之前处置一个通房有什么,不过是气宝钗手段不干净,叫人拿住了错处。
如今阖府同在传宝钗的闲话,她姐姐王夫人根本不阻止,眼见就是想着拿这个作筏子,好推掉宝钗和宝玉的婚事……
……
纵然薛家有千般埋怨,倒底人言可畏,还是很快就搬离了贾府,回了南边儿的老家。
他们远在金陵,没了贾家庇护,加之薛蟠不争气,家业很快败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