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兵部或者为他谋差事,只怕是惹人诟病。虽说他傅老将军也不在乎那些,但是为了长远的打算,他还是选择让女儿只身投入历练。
最令人景仰的,往往不是温室开花,而是风雪生香。
傅清卿悠哉乐哉地应下,打起了傅流云袖中锦囊的主意,“阿兄,锦囊也给我看看?”
锦囊的消息更加详尽,也更接近险境,傅流云自然是不愿让她知晓,躲藏推搡她的威逼利诱,傅东邢发言才作罢。
他上前确认了傅清卿身上伤口不严重后,才彻底放下心,说:“听说你最近结识了不少京城有名人物,局势都打探下来了吧。去到宁州,遇到困难可找卫章,宁州长史,掌宁州兵马。我曾与他打过几次交道,为人稳重,是个有血性的人。”
傅清卿停下追逐,说:“也不尽然,大多都是一群游闲公子,暇豫王孙。”
傅东邢无奈笑了笑,突然又说:“几日前我同谢侍中攀谈方才得知,他还是唐大人慧眼识珠,一手培养起来的。此人可信赖。”
唐公瑾年岁已高,无妻无妾,膝下亦无子嗣。唐大人尚在宁州任职之时,致力于增强城设,启用强能有本领的人为将,加强武官专断权力,操练兵马。当时唐公瑾深入民间寻找良将,与诸多糙汉往来甚为密切,尤其卫章。于是导致宁州人民一度以为唐大人是断袖,好男色。
往昔先帝有意赐婚,唐公瑾只道自己是个残缺之人,曾受过宫刑无法留有后代,不愿享乐鱼水。于是关于唐大人不近女色的谣言从此有了归结。不过随着唐公瑾入中央,谣言渐渐淡漠于人市,再提起也不过是茶饭笑谈。
傅清卿颔首,内心油然而生敬佩之意。旁人或许不知,但她明白,唐公瑾是一介女流。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她都将自己奉献给了陼国。
在她殉城的前几日,当时距离唐公瑾被害已有数年光阴,全国谈论唐公瑾女儿身的事件,连身陷囹圄的邑州也不例外。据悉便是那卫章所言,并让其闻于市朝。
此消息一出,轰动全国百姓,褒贬不一。有人赞扬女儿郎治国不输男子,也有人贬唐公瑾身为女子无夫无子不守女德。
可在她心中,
唐公瑾寄情百姓,投身黎民。
称得上一句,功德无量。
傅东邢开始催促子女回房休憩,傅流云见小妹晃神,抬掌在她肩头轻轻拍落,傅清卿才从万千思绪中抽出来。她轻扶手臂站起,俯身告辞:“孩儿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