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文明破晓> 第666章 友邦惊诧论(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6章 友邦惊诧论(九)(1 / 3)

“主席,只有你发话,才有人真的敢去调查。”

听到吴有平居然当面对何锐这么讲,李润石心中有些讶异。在文明党党内与政府内都认为吴有平是何锐的亲密战友,但是在这件事上如此回答,好像不太应该。而且此事还是吴有平先提起的,吴有平定然不是那么简单的说说。

果然,吴有平问道:“现在的宪法中,对于主席的连任没有明确规定。当下只要不糊涂的人都知道,帝制已经不可能恢复,袁世凯当年就在此事上身败名裂。此时还有人如此讲,想来大多数人在意的不是称帝,而是领导权的稳固。”

李润石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听吴有平说出来,便看向何锐。就见何锐只是答道:“我知道了。不过当下要紧的还是抓紧国内教育,加快经济秩序建立。”

说完,何锐转向李润石,“李书记,这次请你来,就是想询问1下陕西的情况。”

李润石卸任宣传部长后,被任命为陕西省委书记。见何锐问自己,李润石当即做起了汇报。吴有平竟然没有离开,而是1起听汇报,这让李润石感觉自己这待遇有些过高了。

陕西这几年经济发展很快,李润石精准的抓住了要点。陕西这几年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国家投资,尤其是在水土流失地区,靠了淤地坝的农业模式,的确大大改进了当地极为贫困的农村生活。

但陕西当地工业发展阻力很大,当地缺乏水源,交通也不便利,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大量投资。李润石讲述了这些具体情况后叹道:“主席,前1段省里面会议,有个贫困县的县委书记请求支持,他们市的市长说,勒紧裤腰带。那位县委书记答道,请援助裤腰带。这就是陕西现状,想靠陕西自己解决问题,短时间内做不到。”

本以为说了这些,就会被何锐批评。没想到何锐语气平和的说道:“陕西各地生育率如何?李书记可否知道?”

李润石稍1思索,当即将陕西各市的生育率大概的讲述出来。李润石这1年可没有在陕西坐办公室,而是几乎走遍了整个陕西,对于陕西的局面有了解。配合了研究的数据,绝不至于不知道基层的情况。

等李润石说完,何锐才说道:“凡是工业化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就低,凡是在传统农村的生育率就高。这绝非仅仅是计划生育的宣传以及获得计划生育工具的问题,更多的是陕西当地进入工业化生活的人口问题。只要受过1定教育,然后到工业区工作,很自然的就会进入工业化生活。工业化生活中,谁都不想要很多孩子,加上计划生育宣传以及方便获得了计划生育工具,才会有自发的采取计划生育工具的需求。

全国的产业规划中,陕西也有规划中的位置。我们可以向陕西当地给与更多采购订单,但是生育率也可以看作是1个检测标准。”

李润石眉头不自觉的皱起。何锐的看法过于冷酷无情,让李润石心中颇受震动。

在旁边的吴有平看着李润石的反应,心中有些好奇。大家都看得出,何锐对李润石非常在意。哪怕何锐自己觉得自己是尽量不显示出来,但是这种事情骗不了人。尽管何锐的才华的确令人惊艳,但是何锐在掩饰自己方面的才华着实非常1般。现在何锐提出的要求可不是1般的高,吴有平觉得对李润石来说,这个考验着实够巨大。

沉默持续着,何锐并没有开口,而是拿起份文件看起来。吴有平心中再次感叹,何锐对李润石的偏心着实太过。如果是别的省委书记,现在大概就被何锐接连不断的问题弄到满头大汗。

“主席,这样的生活方式何时会进入下1个阶段?”李润石开口打破了沉默。

何锐放下文件,丢给李润石1根烟,“公平与效率会不可兼得,当社会效率已经大大影响到社会公平的时候,现有的分配模式就必须彻底改变。所以当下追求效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社会本质教给人民,做好了这样的思想准备,在调整公平与效率结构的时候,才能尽可能减少思想方面的混乱。”

“真的不能考虑更均衡的方法么?”李润石说完,点上了烟。如果只是道理,或者是中央的安排,李润石都完全能理解。所以面对现实的时候,其中的矛盾就会折磨着李润石。

“永远不要认为可以无中生有。既然世界是运动的,运动就需要能量,那么任何社会行为都需要名为成本的能量。官僚体系用于糊弄人的方式,就是把各种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内容纠结在1起,形成1个看似牵1发动全身的大麻团。中国古代文人们有意或者无意的,就宣传这样的方法论。理工男们为什么更靠谱,因为理工男如果用这样的方式思考工程问题,就永远搞不出成果。”

李润石深深抽了1口烟,这才说道:“只要能多1点主动性,很多事情不是不能变得更好。”

“乡愿,德之贼也。”何锐用文人的话给与了回答。

李润石并没有因为听到这话而不高兴,反倒是陷入了思考。旁边的吴有平看到这1幕,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在东北的时候跟在何锐身边,遇到问题就会请教何锐。那时候何锐也是用这样直率的态度回答着吴有平的提问。回想起那时候的自己,也经常被何锐的看法弄的心情不快,但是经过1番实践,吴有平又不得不承认,何锐的看法的确切中了要点。

李润石又思索1阵才开口,“就是说,社会进步是建立在巨大浪费的基础之上。”

“那叫做成本。我们人类是1种有记忆力的生物,而且中国又是1个格外注重历史记录的国家。之所以现在我们感觉从历史书寻求解答方案,却经常会似是而非。原因很简单,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业化,是1个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刻舟求剑,要不得。”

何锐说完,又觉得自己的语气或许过分严厉了,便补充了1句,“当然,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那位刻舟求剑的老兄其实只是在表达自己丢失1口剑所引发的无奈。或许那位老兄也是个妙人,他没有大喊大叫,没有哭天抹泪。只是通过刻舟求剑的行为艺术,来缓解自己的情绪。毕竟,1口剑在那个时代可不便宜。想想季礼挂剑,1口剑在当年可价值千金。”

吴有平顺着何锐的思路想了想,突然觉得何锐说的很有道理。以前他是照本宣科,把刻舟求剑当作1个讽刺故事来看。而何锐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所说的反倒让吴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